李蓮花
摘要:高中生害怕學英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難記詞匯。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破解詞匯學習的難題,增強學習信心,是英語教學的關鍵。本文從語境創(chuàng)設角度,探討了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詞匯,提高英語運用水平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高中英語;語境;詞匯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8-0256-01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建筑材料,詞匯教學在語言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詞匯浩如煙海和變化多樣,學生常常感到學習任務重。許多學生就是因為記不住詞匯,無奈地放棄英語學習。學生記不住詞匯,雖然與他們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意志品質(zhì)有關,但老師的教學方法也是重要原因。常見的英語詞匯教學,單一、刻板、低效。教學中,許多教師習慣于按照課文的安排,對單詞進行精析講解,注重從詞的讀音、結構和意義等方面,按部就班地對學生進行語言知識的傳授。這種忽視學生的有效參與和語言實踐的單向活動,是難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能力的。英語詞匯的學習不應當是從詞匯表開始的。教師應當通過創(chuàng)設語境,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詞匯的效率和效益。
語境就是話語所處的環(huán)境或話語所提供的情境。語言只有在所處的特定語境中才有意義,也就是說,語言離不開語境,語境對于語言理解往往起著背景知識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解釋性和制約性。特別是英語,不但詞匯眾多,且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唯有在具體語境中才能認識詞語所具有的內(nèi)涵意義、外延意義和社會文化意義。將語境與英語詞匯教學進行結合,不但有利于中學生在語境下掌握詞匯的具體含義,也有利于他們學會詞匯的運用方法。因此,教師根據(jù)教學實際,科學、機智地創(chuàng)設語境,引導學生在語境中學習和探討詞義,才能真正幫助學生提高詞匯學習能力和語言運用水平。如何創(chuàng)設詞匯語境教學,下面結合教學實際援例而談。
1創(chuàng)設情景語境,激趣引思學習
情境語境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語境,引導學生學習。生活情景具有現(xiàn)實感,既容易引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有利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如,教學中利用圖片、實物、動作、幻燈片、簡筆畫及課件等輔助教學手段呈現(xiàn)詞匯,就能直觀、生動、形象地揭示詞匯意義。這種方法尤其適合于學習表示具體事物的名詞、表示具體動作的動詞、或者表示情感的動詞和形容詞。例如在講授wrist一詞時,教師抬起一只手說“this is my hand,”然后,用另一只手指著那只手的手腕說 “the part below the hand is called wrist”。學生很快就能記住wrist這詞,而且印象會非常深刻。
又如,利用教室現(xiàn)實情景呈現(xiàn)詞匯,也是一個很自然、真實的言語交際情景。教師從走進教室起,直到下課,就是一個現(xiàn)實的、生動的、豐富多彩的語言教學情景。教師如果能靈活利用這個情景,盡量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就能把英語課堂教學變成一個生動活潑的英語交際化的環(huán)境。例在教授pull up這個短語時,正值近中午,教師指著窗簾和靠窗同學說,I feel sleepy with the curtain down。Could you pull it up?學生就能馬上會意,拉起窗簾。
2巧用語言語境,深入分析學習
詞匯是語言的載體,綴詞成句,連句成篇,而語篇又出現(xiàn)于特定的交際場合。語境制約著語言單位的選擇,意義的表達和理解。任何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語境,結合語境進行深入分析,才能真正掌握單詞的具體含義和用法。在語言語境中,學生可根據(jù)語境,猜測、判斷生詞的含義。如, Tomas Edison was famous for his hundreds of inventions .句中,知道Edison 這個人,聯(lián)想到他一生的成就,就可以猜出inventions是“發(fā)明”的意思。再如在 “ Jack is a little monkey ”這個句子中,杰克究竟是機靈還是調(diào)皮,或者兼而有之,得在上下文語境里得到確定。再看這一對話Teacher : I want you to give us a talk,Jim. Jim:A talk What subject should I talk about? 顯然,“ Talk ”在這對話里,由于具體語境不同,而有 “演講”“談話”兩個不同的涵義和不同詞性。又如,We must all hang together or we shall hang separately. 句中的hang together 作“團結一致”解,如果翻譯成“上吊”或“絞死”,就會詞不達意。教學中,一定要讓學生通過語境了解一些常用特殊用法,掌握一些成語、典故等,以免誤解詞義的情況。
3運用文化語境,學會辨析學習
語言是一種文化,更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不同的語言背后,有著不同的文化體系。文化語境就是從文化本身出發(fā),以語言背后的歷史、文化與價值觀念為內(nèi)核,去創(chuàng)設的語境。在交流過程中,如果文化、歷史與價值觀沒有達到共識,很容易導致交流誤會的產(chǎn)生。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文化語境,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學習,從而幫助學生掌握詞匯在不同語系下的文化含義。如在學習“dragon”這個詞時,教師可將中國的龍與英語國家的“dragon”所蘊含的不同意義進行對比,讓學生了解同一詞匯在兩個國家人心目中不同的意義。又如“ landlord ”一詞,漢語中往往代表狠毒的地主形象,而在美國人看來,他可能是一位和善的房東。“ homely ”這個詞,在英國人眼中表示“樸實”,有贊美之意。你如果對愛爾蘭女主人說“ You are very homely ”,她們會高興;可是,你若是對美國女主人說此話,她們就會怒目而視。原來,“ homely ”在美國語中有“不漂亮”“丑陋”的意思,屬貶義。可見,在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對于正確理解和運用詞語具有重要作用。
總之,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教學中,教師應不斷研究詞匯教學的規(guī)律,從語境詞匯教學出發(fā),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盡力幫助學生找到詞匯學習的有效方法。如能幫助學生破解學習詞匯的難題,就會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從而幫助他們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文斌.《英語詞匯語義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 汪榕培.《英語詞匯學研究》[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3] 《全日制義務教育初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