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冉平老師認為IP分兩種,一種是古典名著的改編,另一種是網絡文學的改編,前者可以改編若干次,后者大多數是一次性使用。就像二十年前改編《水滸傳》,改完之后認為五十年之內都不會再有人改編這個作品了,結果近兩年《水滸傳》又出了新版,而且在技術手段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作為改編者最重要的是做到兩點:一是如何評估這個IP。實際上IP改編就是借尸還魂,這個“魂”與當下時代的關系就是觀眾關注的重點。二是如何重復敘述一個老故事而讓觀眾有新的感受,即
“如何敘事升級”。
總而言之,現在的IP改編已經不再像過去一樣將現成的內容改變—下形式,加上技術的表現和演員的演繹就能得到觀眾認可的了。新時代的改編必然是多樣性、多渠道的創作,編劇應該始終抱有重新學習的態度,站在更廣大的國際平臺上,以更廣闊的視野評估一個IP的價值,有野心和雄心做出新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