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O記者 陳秀娟
對此事鋪天蓋地的報道大都停留在推理和猜測層面,很多具體問題在傳播中越發變得耐人尋味。
新年一開年,吉利就給整個汽車圈帶來一個重磅消息,收購戴姆勒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戴姆勒”)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
在商言商,在這筆中國對海外整車的巨額投資中,如果不是雙贏的條件和結果,恐怕是不可能完成的。據有關知情人披露,吉利熱衷于獲得戴姆勒公司的電動汽車電池技術,并希望建立電動車合資工廠,才極力推動這一收購;而戴姆勒則能在合作中規模量產電動汽車所需的配件,同時通過吉利的介入,優化其內部結構轉型,由家族化管理轉變為現代化的控股公司。
然而,對此事鋪天蓋地的報道大都停留在推理和猜測層面,很多具體問題在傳播中越發變得耐人尋味。帶著一些明顯的疑惑,《汽車觀察》雜志再一次向吉利求證。
問題一:在眾多的國際汽車巨頭中,吉利為何選擇了入股戴姆勒,而不是其他車企?我們認為,吉利的這次入股行為看中的并不僅僅是戴姆勒的股票分紅,那么,吉利最看重戴姆勒的什么?
吉利官方:戴姆勒是一家擁有一流管理團隊的優秀公司。21世紀的全球汽車行業面臨巨大創新機遇,也面臨來自于非汽車行業公司的挑戰,各個汽車企業單打獨斗很難贏得這場戰爭。為了主動抓住機遇,我們必須刷新思維方式,與朋友和伙伴聯合,通過協同與分享來占領技術制高點。同時,戴姆勒是一家擁有一流管理團隊的優秀公司,吉利認為,入股戴姆勒是一個極具價值的投資機會。
問題二:吉利入股戴姆勒的機緣是什么?交易的達成經歷了哪些波折?交易正式生效還有哪些后續程序和哪些障礙?本次股份收購是公開市場的收購、定向增資擴股還是內部的轉讓呢?
吉利官方:關于這個問題,我們暫時保留,我們暫不披露上述信息。整個交易本身是在公開、透明的環境下完成,是一場極具價值的入股行為。
問題三:請問吉利會購入戴姆勒更多的股份嗎?
吉利官方:吉利集團或吉利控股集團旗下任何一家企業都沒有進一步增持戴姆勒公司股票的計劃。
問題四:收購戴姆勒股份以后,吉利方面是否謀求董事或者監事席位,有無目前可以發布的信息?
通過范文芳對語氣隱喻的定義我們了解到句子的類型和其所表達的語義并非是對應的關系,即陳述句可表達祈使和疑問的意思,而疑問句可表達陳述和祈使的含義。本文將通過對希拉里敗選演講中語句的分析來研究語氣隱喻在演講中的使用。
吉利官方:我們尊重、遵守戴姆勒公司的企業章程和治理架構,尊重公司文化和價值取向,在董事會或監事會獲得席位對吉利來說不具有優先性。我們所有工作都會依法、合規、公開、透明開展。
問題五:戴姆勒的工會和德國工會組織對吉利集團入股戴姆勒是否有所擔憂?
吉利官方:吉利集團戰略性入股戴姆勒,不會影響到德國勞工的就業崗位機會。我們將在戴姆勒的指導下與利益相關方進行溝通。我們將完全遵守戴姆勒公司的企業章程和治理架構,尊重公司的文化和價值取向。
問題六:德國政府對吉利集團入股戴姆勒是否有所擔憂?
吉利官方:我們感謝德國對貿易伙伴持有的開放態度。我們所有的工作都依法、合規、公開、透明地開展。
問題七:戴姆勒和吉利會成立一家合資公司生產汽車嗎?
吉利官方:目前談論此事為時尚早。
問題八:關于AB Volvo建議不再重選Hakan Samuelsson為董事會成員,因為Daimler和AB Volvo有競爭關系,吉利對此有何評論?
吉利官方:Hakan的董事會成員席位由沃爾沃集團選出,不是吉利控股集團委派。未來,我們將汲取與沃爾沃汽車的成功合作經驗,尊重并傳承沃爾沃集團所擁有的斯堪的納維亞歷史與文化、領先的市場地位、卓越的創新能力以及節能環保技術,支持沃爾沃集團董事會和管理層按照既定戰略開展各項工作。
問題九:請問入股戴姆勒會影響吉利與沃爾沃汽車和沃爾沃集團的關系嗎?
吉利官方:沃爾沃汽車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全資擁有,我們對沃爾沃集團的戰略投資尚需通過監管機構的審批才能最終完成。對于吉利來說,未來沃爾沃汽車和沃爾沃集團將保持獨立,但沒有計劃將兩個沃爾沃相關的業務部門重新組合在一起。 吉利認為,沃爾沃汽車和沃爾沃集團可以在某些領域展開系統合作,例如電力驅動和安全系統。吉利將全力支持沃爾沃汽車和沃爾沃集團目前的管理結構和戰略計劃。
問題十:吉利集團成為戴姆勒最大的股東,對中國制造和中國汽車產業意味著什么?吉利在全球化過程中有哪些心得體會?
吉利官方:首先,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下,中國制造業正處于轉型升級關鍵期,實現供給側改革,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汽車行業責無旁貸。其次,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等頂層戰略的支持下,中國汽車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正不斷成熟,借力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整合全球資源,運籌帷幄、合力發展。吉利期待繼續發揮自身的優勢,用戰略合作的方式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助力我國制造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最后,我們相信這最終會促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順利進行,實現現代化建設的高質量發展。
很顯然,對此次入股戴姆勒,吉利官方并不愿意談太多。但這次吉利入股戴姆勒很容易讓人們與八年前吉利以18億美元從福特汽車收購沃爾沃轎車相比較。有業內專家認為,這次吉利入股戴姆勒的現實價值和長遠意義,甚至超越了當年全資收購沃爾沃轎車。
2010年,吉利全資收購沃爾沃極大地震動了汽車產業界,但事實上,當時人們對一個本土汽車品牌是否能駕馭北歐豪華品牌存在廣泛質疑。不過事實證明,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以及痛苦的磨合,吉利終于用三年時間讓沃爾沃實現了扭虧為盈,并保持著高速增長。2017年,在57.16萬輛的銷售業績的帶動下,沃爾沃實現了創紀錄的141億瑞典克朗的利潤,在2016年110億瑞典克朗的基礎上上漲27.7%。沃爾沃也終于從需要整個吉利集團輸血的負擔成為支撐吉利戰略擴張的現金奶牛。
不僅如此,吉利也終于拿到了所有同行都為之艷羨的國際領先車企的核心技術,通過資源整合、共同成立研發機構等方式研發出了SPA和CMA平臺,甚至還與沃爾沃共同孕育出了堪稱新合資時代里程碑意義的領克品牌。
事實上,吉利的資本運營步伐從來就沒有停下。早在15年前,吉利離香港上市和國內A股并購上市的目標越來越近的時候,吉利的汽車板塊主要分為吉利汽車、杰士達汽車、跑車和汽車零部件等,李書福就曾經表示,愿意拿出其中的某一塊與其他企業進行資產重組,開展全方位合作。一年之后的2004年,通過一系列復雜的資本運作方式,吉利控股集團成功在香港借殼上市,隨即施展資本運作的本領。先是2006年,進駐英國錳銅控股,持有其19.97%的股份;接著,2009年,收購澳大利亞自動變速器公司DSI。從此之后,在不到10年時間,吉利控股已開展多項海外并購,涉及資金規模超過140億美元。
如今,吉利股權交易中涉及的品牌已涵蓋奔馳、沃爾沃商用車、英國錳銅、馬來西亞寶騰、英國跑車蓮花、美國飛行汽車公司Terrafugia、沃爾沃轎車等,產品類型涵蓋乘用車、商用車、卡車、特種車、新能源汽車,甚至還有飛行汽車。
業內專家指出,這標志著中國的本土車企的境外收購,進入到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時代的根本性變化就是,國內車企,如吉利在進行一次海外投資時更多考慮到的是面對整個產業的劇烈變革,通過投資不同領域的優質資源為己所用,對整個集團的業務板塊進行戰略補充作用。更體現在變得更成熟和冷靜的中國企業家,如李書福學會了最大程度上利用各種杠桿和工具為己所用,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收益,而不是當年蘊含著一些民族感和展示肌肉的全資收購,簡單粗暴地買買買。
《汽車觀察》認為,吉利“吉利入股戴姆勒”作為國際資本市場上的一件大事,初期運作過程中肯定有許多不便于公布的細節。但不管外界如何解讀,這件事是當前中國汽車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探索新的發展機遇的一種全新嘗試。在面對汽車技術顛覆式發展、汽車產業格局劇烈變革的當下,唯有將目光從專注于國內市場到放眼全球,審時度勢、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全球汽車產業的整合與合作中來,才有可能在下一輪更加激烈、更大體量的競爭中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