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 億 魏小紅
(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白沙中學,四川 古藺646506)
由于我國長期處于應試教育,導致在教師形成了一種僵化的思維模式即認為初中語文教學方式無非就是“以課堂為依托,老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并完成相應的閱讀題目”殊不知學生在這樣的被動閱讀模式下,所吸收的知識是極其有限的。況且,初中生正處于逆反心理極強的階段,倘若一味的要求學生“命令式”閱讀,必然激發起學生的逆反心理,不按要求完成閱讀任務,更有甚者,恨屋及烏,將對閱讀活動的厭惡之情延伸至語文教育教學,導致語文學習的一個惡性循環。
新課程改革中明確表明:建立新型課堂,轉變教師主導位置,將課堂歸還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現在在教育界也有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意識到學生自主閱讀的重要性與必要,將課堂模式由原來的“教師主導”轉變為“學生主導”,教師身份從之前的“命令者”轉變為“指導者”,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在新的教學時代下,要想實現新型閱讀課堂的轉變,創新教學模式,革除腐舊思想是必不可少的,教師需要迫切需要探索一套符合自身情況同時適合學生發展的的教學模式。而要想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教師不妨先從教學模式這一環節著手,改變以往教師授課占據整節課堂教學的情況,將課堂時間合理分配好,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自我思考,并且在課堂上提供一個展示平臺,讓學生將自己從閱讀中所學的知識分享給同學,這樣就轉變了原有的教師為主導的情況,讓學生真正掌握課堂。并且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與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精神,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有句話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所以同時教師還可以從學生的閱讀興趣點著手,結合當代初中所感興趣的時事熱點,尋找相關的正能量書籍讓學生進行閱讀,理解其中涵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可以樹立正確的三觀,更可以在快樂中學習,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
閱讀作為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還需要我們語文教師在探索的路上不斷創造新的教學模式,尋找新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閱讀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