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紅
(江蘇省宿遷市仰化中心小學,江蘇宿遷 223800)
當今時代是互聯網時代,是信息化時代,結合時代背景,小學作文教學也可以做到與時俱進。將跟帖形式運用到作文評改中,是對傳統作文評改的創新,教師在學生作文后用筆開設板塊,模擬網絡論壇形式進行“回帖”,有學生回復、家長回復、自我點評、家長點評、同學點評等,利用網絡論壇形式讓學生作文變為“帖子”,極大地豐富了作文評改,也在一定程度上摒棄了傳統作文評改的一些弊端,使學生熱愛寫作文,更深入了解自己的寫作水平。
傳統作文評改中,學生將作文交給教師,教師對每個學生的作文進行打分,寫上評語,互動性不高,學生往往不清楚自己的不足之處,也無法得知改進方法。教師在對學生作文進行評改的過程,也是發現學生寫作問題的過程,傳統作文評改中,這一過程略顯死板。在課堂上教師要針對知識點不時地對學生提問,時刻引導學生思路;在作文評改中也一樣,教師發現學生的寫作問題,需要直接在文章中進行標注,或在文章后進行點評,但是學生所能吸收的寫作知識不全面。這就需要教師采用另外一種方式,加深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讓教師了解學生在作文某處時為什么要這樣寫,并給出指導性建議。因此,跟帖式作文評改應運而生,它能夠有效建立起學生與教師之間溝通的橋梁,還可以讓其他學生對作文進行批注點評,以學生的眼光來評價作文的優勢以及不足之處,能使作文批改思路更加清晰[1]。
跟帖式作文評改通過網絡論壇的形式,極大地提升學生對于作文的理解能力與閱讀能力,也讓教師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從而對癥下藥,激發學生寫作興趣。跟帖式作文評改的意義有以下三點。
跟帖式評改能促進教師與學生間的溝通,便于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寫作思路以及對作文的整體看法,通過這一評改方式,教師能夠有針對性地對作文中的優秀之處進行表揚,點評修改其中的不足之處,讓學生更清晰地認識自身的寫作能力。教師與學生在一次次的跟帖與回復中,能夠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吸引學生參與評改,從而讓學生每一次完成作文后都期待教師的“跟帖”,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優點與不足,從而培養學生對寫作的熱愛。
在進行跟帖式批改時,教師能夠對學生作文中的一些關鍵點進行評價,而不是直接打分數或者寫評語,可以極大地減輕教師的負擔。這種負擔是心理上的,也是工作上的。心理上的負擔是指,教師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傳統方式評改,會考慮到該名學生的性格與學習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在進行評價時有所顧忌,導致評語不能正面反映出學生的問題,也為教師施加了心理負擔。工作負擔是指,教師在用傳統方式批改完所有學生作文后,一方面要寫很多評語,另一方面要在課堂中就作文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大量詳細講解,費時、費力。而使用跟帖式評改,可以極大地減輕教師負擔,讓教師在看作文時對其中的一些段落語句進行評價,在作文后跟帖,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2]。
在使用跟帖式評改時,也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點評,學生在交作文之前把作文交給其他學生進行傳閱,讓其他學生在作文后面跟帖,先對作文進行點評,這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日常學習,更鍛煉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師在布置完一篇作文時,可以讓學生在作文后按規定列出幾個模塊,分別是“自我評價”“家長點評”“同學點評”,每個模塊后面設有回復區域,可以根據上述點評進行回復。
同學互改可以最大限度地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對他人客觀評價的能力。
例如,汕頭市澄海區有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她在平時批改作文時,常常采用跟帖方法,先布置一篇作文讓學生寫作,完成后讓學生將作文在班級內輪番交換,每個拿到其他同學作文的學生都需要先閱讀作文,把文中寫得好的地方或不好的地方進行標注評價,然后在全文結尾處的“同學點評”模塊內對文章進行客觀評價。有些學生因為與寫作文的學生關系好,評價會有失公正。針對這一問題,這名教師要求學生不僅要評價作文的好壞,更要說出文中哪些地方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需要改進,這樣能讓學生對同學的作文有效進行客觀的評價[3]。
教師在布置一篇文章后,學生在課堂中完成作文,然后拿回家讓家長對其進行點評,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要與家長保持溝通,讓家長客觀地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做到不偏袒。
例如,在一次作文中,教師布置了一篇寫人物的作文,學生在課堂上按要求進行寫作,寫完后教師先讓學生之間傳閱點評,之后讓學生拿回家進行家長點評。家長需要對其進行客觀評價,指出哪里寫得好,哪里存在問題,家長將這些評價全部寫在“家長評價”模塊,有利于家長與教師對學生進行雙向教育。
在完成作文的“同學評價”與“家長評價”后,教師需要對其進行評價。
例如,作文主題是寫景色,學生在寫完后分別讓同學與家長評價,交到教師手里時已有兩份評價,文中一些地方也有標注。教師可以先閱讀作文,再閱讀這些評價,根據同學與家長的評價,來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再點評。例如,同學與家長在文中批注一些描寫景色的詞語用得好并給出了原因,教師就需要針對這些詞語再寫出幾種意思相近的詞,或者文中某些寫景的寫作手法受到夸贊,教師也要對其進行專業性點評,并給予適當鼓勵[4]。
綜上所述,教師在對學生作文進行批改時,使用跟帖方法,能夠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寫作水平,幫助學生養成修改作文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寫作素養,讓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溝通能力隨之提升,利用跟帖作文,達到跟心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