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武
(江蘇省南京市第九中學,江蘇南京 210018)
手機上癮、游戲上癮、網絡上癮,這些問題在當下學生中頻頻出現。一味說教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而強行禁止學生使用手機,效果又不盡如人意。那么,該如何正確地教育、引導學生使用手機呢?
2018年春學期開學典禮中,南京九中張恒柱校長針對時下學生中普遍存在的“手機控”現象,作了《別讓手機偷走你的夢想》新學期致辭,引發學生家長強烈共鳴。“……你的夢想不因挫折而停止,不因時間而褪色,不因手機而破碎。”張校長的一句句話語深深地印在每位學生的心中。該文經南京媒體轉發后,迅速被《人民日報》《中國日報》《央視新聞》《共青團中央》等眾多央媒轉載,總點擊量達30,000,000次,張校長也一躍成為“網紅校長”,圈粉無數。
為進一步深化教育效果,南京市玄武區教育局、玄武區教師發展中心、南京市第九中學于2018年4月16日下午在南京市第九中學聯合開展“別讓手機偷走你的夢想”主題教育活動,全程由紫金山視頻網絡直播平臺現場直播。共有來自全區的十位教師開展10節主題班會課。筆者策劃的《母親的呼喚·理性的力量》班會課得到專家和學校高度肯定。
在這堂班會課中,筆者力求用“情感”這條主線貫穿始終,讓學生在身邊的同學、身邊的故事、真實的家庭生活、真實的學校育人環境中去體驗真實的情感,從而在真實的情感碰撞中喚醒自我,觸動靈魂,提高認識。
筆者以班級內學生的真實事件為例進行講解。筆者班上有個男生手機癮很重。經過不斷教育,他的認識有了很大轉變,各方面都取得不小進步,筆者希望能讓這位學生現身說法,對手機上癮的學生產生影響。經過談心,這位學生很愿意配合,很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進一步剖析自己、改變自己。
筆者還設計了家庭生活情景模擬,模擬四個家庭生活中母親與孩子平時關于手機使用交流的情景,組織學生自愿報名參與表演。學生們積極參與,最終兩位學生活靈活現地表演出家庭生活情景。
除了家庭生活情景,筆者還設計了真實的學校育人環境。鏈接張校長開學典禮視頻,讓學生重溫一段張校長震撼人心的演講,再一次讓他們感受校長對他們的殷切期望!緊接著,由我班主任現場和同學們進行交流!
母親的呼喚·理性的力量
我們生活在母親的懷抱里,
自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母親的聲音就一直伴隨著我們長大。
母親的聲音是溫柔的、甜美的,
母親的聲音,有時候也是揪心的、苦澀的。
孩子放學回家,走進書房,母親發現孩子玩手機,與孩子進行交流。
母親:孩子,不要貪玩手機了,這會影響學習的呀!
主持旁白:這是母親擔憂的聲音!
心靈呼應:不知何時,我們開始讓母親擔憂了!我們長大了,不應該讓母親擔憂,可是我們迷茫了……
情感碰撞:××同學,你有手機嗎?你貪玩手機嗎?你有手機癮嗎?
孩子放學回家,面色沉重。期中考試從班級第10名掉到班級倒數第10名。母親與孩子爭執,沒收孩子的手機。
母親:成績下滑得這么厲害!還在玩手機!
主持旁白:這是母親難過的聲音!
心靈呼應:我對自己的放縱會毀掉我自己!一天天熬夜,白天睜不開眼睛,上課經常睡覺,不懂的問題多了,作業不會開始抄襲應付了……
情感碰撞:這位同學手機癮真重啊!我很好奇,我們班有這樣的同學嗎?
(所有目光移向一位同學)
期末考試分析家長會后,母親回到家。孩子這次考試成績全班倒數第一,母親從老師那里了解到,孩子居然在玩別人的手機,母親訓斥孩子。
母親:孩子沒救了!我該怎么辦?
主持旁白:這是母親絕望的聲音!
心靈呼應:我知道,母親心碎了!我的心剎那間也曾被母親絕望的聲音震醒!可是我依然抵制不了這個誘惑!我能重新站起來嗎?
情感碰撞:××同學,你一定能重新站起來!“現在的你”就是“過去的我”!
“過去的我”,整天在手機里百無聊賴,
“現在的我”懂了,那是沒了理想。
“過去的我”,整天在游戲里昏天黑地,
“現在的我”醒了,那是沒有正確的人生方向。
我們不能有手機!我們不能讓母親難過、失望。
我們為什么不能有手機?
有手機,容易上癮,影響學習,沒什么好處。
有手機,怎么沒有好處?
全班討論:
爸媽給我們配置手機,我們已經是十幾歲的高中生了,應該學會正確使用手機,把手機用在正確的地方。
有手機,我們可以和父母及時聯系,不讓父母擔心。
有手機,我們可以看新聞,了解國內國際時事。
我們可以用手機學習各方面知識、查閱資料。
我們可以用手機背單詞、做聽力、閱讀美文、看勵志視頻。
主持人:是啊,同學們,我們應正確使用手機。我們不能在手機里沉淪,失去奮斗的動力!我們不能在游戲里荒度,滿腦子《王者榮耀》,走錯人生的方向!讓我們一起再回顧一下張校長開學典禮上的演講——《別讓手機偷走你的夢想》。
主持人:張校長的演講洗滌了我們的思想,撞擊了我們的心靈!我們的夢不能碎,我們的理想要繼續,我們的人生要揚帆遠航!
班主任:喬布斯靠“百度”一下,創造不了蘋果;
屠呦呦靠“百度”一下,摘不到“諾貝爾獎”。
我們一部分學生玩手機上癮,怎么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呢?
自己的夢想都實現不了,我們九中人共同的夢想豈不是成了泡影?做最受學生歡迎的城市高中是我們學校偉大的夢想!這一夢想可以點亮自己,更能成就一所好學校!同學們,放下手機,將夢想裝進行囊,我們的人生將綻放出絢麗的光彩!
孩子放學回家在做作業,母親拿著一份報紙走了進來。
母親:孩子好像改變了,他的眼神與過去不一樣了!
主持旁白:這是母親希望的聲音!
心靈呼應:母親給予我們生命,用心血把我們撫養。我們理應賦予生命更多的意義、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
情感碰撞:剛才的討論我們大家統一了認識,那我們如何來約束自己呢?
在學校里無特殊情況不使用手機。
回家之后,作業不完成,不看手機。
不用手機玩游戲,不用手機聊天。
這就是我們班手機使用規定,每個同學都要自覺遵守。
我們不能讓母親的希望落空,要實現夢想,就必須要有實際的行動,要讓行動落地有聲。
主持人:同學們,有三位家長有幾句話想跟自己的孩子說。
家長:自覺抵制不良誘惑,適度娛樂,健康生活!
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你有什么理由揮霍你最能吃苦的年華。
放下手機,努力學習,爭取考上理想的大學。
和手機告別,與書本同行!用學習的熱情去抵制手機的誘惑!
主持人:是啊,我們長大了!我們都有決心把自己管好!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把這句話從心底里大聲說出來吧!
全體心聲:媽媽,您放心,我們一定能管好自己!
這堂班會課首先以一段主持人畫外音旁白開始,配以溫柔和緩抒情的音樂,迅速讓學生感受到了母愛。四個家庭情景,一步步推進,由母親擔憂的聲音到母親難過的聲音,再到母親絕望的聲音,最后轉為母親希望的聲音。“心靈呼應”模塊,筆者設計由一個學生領誦,其他全部學生跟誦,喚醒學生心中對母親的愛,讓母愛在每位學生心中蕩漾。“情感碰撞”環節,由現場主持人和學生進行互動,展開心與心的對話,心靈與心靈的交流。
縱觀班會課全程,主持旁白始終引著“情感”這條線,伴以特別的“心靈呼應”、強烈的“情感碰撞”,將母親的呼喚完整地展現在每一個學生面前,刻在他們的心里。讓愛在情感中延伸,這種情感喚醒學生的自我認知和理性認識。母愛,在每一個學生心里留下了種子。學生們紛紛在反思:玩手機有什么壞處?他們在討論:為什么不能有手機?該如何約束自己?
最后環節,由三位家長特別傳來他們想跟自己孩子說的話。這三位學生十分感動,他們帶領著全班同學喊出自己心底最真摯的想法:“媽媽,您放心,我們一定能管好自己!”
班會充滿著愛,學生充分感受著愛,母親的呼喚震撼著每一位學生。
班會結束后,筆者為學生的積極參與感到欣慰,也為現身說法的學生感到驕傲。這節班會課不僅幫助學生認真反思自己,也帶了強烈的社會反響。新時代德育工作有新特點,更有新挑戰,作為教師必須迎接挑戰,努力前行,不斷開拓教育工作新形式,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