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大許鎮中心中學,江蘇徐州 221000)
數學因為其知識抽象、學習難度較大,一直以來都是學生的學習難點。要想提升數學成績,首先要求學生擁有很好的思維能力,主動提問能力就是其中之一。主動提問能力是指學生追求答案的熱情,要求學生能夠自發主動地向其他學生、教師提問,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始終對學習保持著探究的欲望,能夠全身心投入學習中[1]。然而,在現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雖然教師逐漸注重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但因為缺乏有效的策略,教學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此外,學生在課堂上更多的是被動提問而不是主動設問,限制了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到知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數學素養,那么探究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策略和方法也就變得非常有必要。
在初中階段,學生還處于好動時期,普遍好奇心較強,他們對知識的探索欲望也是空前強烈的,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也還處在發展階段,可塑性很強,因此在這個階段培養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是最合適的。然而,我國的初中教師往往忽視了學生的這一特點,在課堂教學中不能為學生提供提問的機會,即使有提問,大多也是一些較為淺顯的問題,沒有提問價值。這樣的情形歸根結底是因為課堂上缺乏提問的環境,課堂環境較為嚴肅,很多學生怯于提問或是害怕開口。這時就需要教師為學生營造活潑生動的課堂,盡可能地把上課的氛圍變得輕松愉快,讓學生以輕松的態度來面對課堂教學。教師應該把學生當作平等的對象來看待,這樣學生提問時,就不會有來自教師的壓力,也就更敢于向教師提出心中的疑問。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地位,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為學生創設更輕松的教學環境。
例如,在學習《中心對稱》這節知識時,這部分內容涉及的知識較為繁雜,包括圓周角、圓等,很多知識比較抽象,需要學生擁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學生在剛開始接觸時很可能難以理解,這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先把一些圖片展示給學生看,還可以和學生分享一些關于數學家在研究中心對稱時發生的故事,激發他們的興趣,讓學生放松心情,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這樣就可以激起學生的探索欲,使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以提升,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因為數學的知識較為抽象,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時刻保持著活躍的思維,積極配合教師開展各項教學活動。通過創設形象的教學環境,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數學能力。然而在傳統教學中,學生更多的是被動地進行學習,教師成為教學的主體,學生嚴重缺乏學習自主權,學習興趣普遍不高,主動提問的次數寥寥無幾[2]。因此,教師要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面對不懂的問題,主動向教師提問,促進自身主動提問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統計學》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形象的教學情境,結合網絡資源,把教學內容更生動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課堂參與度也就提高了。教師可以通過創設一個良好的情境,讓學生調查商場不同店鋪的顧客數量,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生在統計調查的過程中也會主動思考并且提問,“采用什么方法可以更好地開展統計工作? 通過什么樣的表現方式可以更加科學、清晰地統計數據?”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養成主動提問的好習慣。
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較大,有些學生學習能力較強,有些學生學習能力相對較弱,因此不同學生所提問題的價值也就高低不等。對于一些學習能力較差、提問價值較低的學生,教師不能差別對待,而是要平等看待,只要是學生提出的問題,都要做出科學、合理的回答,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信心,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有幫助[3]。教師還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積極的評語,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更樂觀地面對數學。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讓他們先熟悉知識,總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引導學生進行提問。學生可能會提出這些問題,如“以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為例,判斷三角形相似、全等的條件是什么?它們之間有什么差異?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嗎?”這時候教師可以不用立刻給出答案,而是先鼓勵學生自主探究,也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互相討論,針對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找出答案,最后教師予以補充說明。如果學生提出的提問較為淺顯,教師也不能敷衍了事,而是應該積極回應,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鼓勵學生再主動提出一些比較有價值的問題,這樣才能達到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目的。
總而言之,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培養,轉變過去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發揮自身在課堂中的引導作用,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整合資源,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多開口、多提問,為學生創設更好的學習環境[4]。面對不同水平的學生的差異,要合理對待,表揚積極提問的學生,鼓勵不敢開口的學生,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參與課堂的主觀能動性,讓更多的學生敢于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同時也有利于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觀念,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進而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