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中山鎮中心學校,四川 內江 641113)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為最終教育目標;同時語文教師要善于把握語文學科教學特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其中最重要的一點目標在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語文知識、團結合作解決問題、勇于創新、敢于創新的學習精神,為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首先,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隨著學生年齡段和年級段的增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僅有利于課堂學習,而且對學生的生活習慣的形成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和提升,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語文學習的效果。以閱讀為例,自主閱讀能力的提升,能夠增加學生的閱讀積累量,對學生寫作等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第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磨練學生的意志力,養成學生吃苦耐勞的學習品德,有利于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學生趣味情境的創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對于一些趣味性比較高的課堂教學模式充滿興趣。因此作為教師要善于利用趣味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興趣。趣味教學策略的應用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特別是針對一些文言文的學習,應用趣味教學策略,可以降低學生對文言文學習懼怕的心理,促進學生基礎學習能力的提升。
如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文言文兩則》的學習,教師可以著道具出場。如結合第一篇《學奕》,此篇文章出自《孟子.告子》一書,教師身著具有戰國時期特點的服裝,進入教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通過趣味引導的方式進入本節內容的學習,如成語故事引導等。通過趣味性比較高的環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學生帶著興趣走入文言文的學習,學習的自主性自然而然的就會得到提升。
合作情境的創設,是完全符合新課程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的。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本身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有所提升,教師可以將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改變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創設合作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
如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跨越百年的美麗》一文,其教學目標為通過自主、合作、交流式的學習,體會居里夫人的“美麗”之處,從居里夫人的貢獻,更深層次的體會跨越百年的美麗的深刻內涵。
教師將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在明確了基本的學習目標,并進行了基礎知識的學習之后,讓學生針對重點的段落進行分析。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探究文章內涵的過程,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出了跨越百年的美麗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美麗”存在哪些不同,跨越百年的美麗具有哪些更加深刻的含義。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的應用,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學習興趣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呢。
生活情境的創設對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生活情境的創設不僅僅適用于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而且也非常適用于課外活動的過程中。如我們語文實踐活動中,可以創設一些有意義的生活情境,像尊老敬老活動等,在參加完互動之后,引導學生自主發表自己的感想,通過口頭或者書面的方式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的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是一項長遠的教學任務。作為教師要深刻認識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和提升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為構建高效語文課堂以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