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三中高新校區,江西 南昌 330096)
實踐表明,把古詩詞等名言警句放進作文中,在形式上,不光是帶引號和冒號的原因,大體有以下四種形式。
就是放在文章的題記位置,單獨出現,做全文的題記。例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再如: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問月》
語錄式類似于摘抄,把原文原封不動地寫在文章的開頭,完后另起行在末尾處用破折線引出句子出處,由此做成作文的題記。當然這是題記的一種形式,題記還有其他形式。
用在文章內文中,就是直接引語的形式,提示語+冒號+雙引號+引語內容+末尾標點符號+引號。例如:《論語中說》:“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告訴我們君子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眾人,不徇私護短,沒有預定的成見及私心;小人則結黨營私。
如果寫成如下的樣式就不是援引了:孔子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告訴我們君子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眾人,不徇私護短,沒有預定的成見及私心;小人則結黨營私。因為這句話,包括子曰在內,都是直接來自《論語》,而不是孔子。注意,援引的話語內容中的最后一個標點在引號內。
引號式和援引差不多,但還有細微的區別,主要是在標點的運用上,一是去掉了引號,二是引用內容的最后一個標點在引號外。例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每當我們看見八月十五的月亮,某種情愫總會油然而生。再看:秋葉是漫無邊際的,“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滿目的秋葉,五彩繽紛,給了我們鋪陳在天地間的巨幅油畫,也給了我們萬千感嘆。
套用也包括淘金自己的句子中。就是只有引號,引號之外別的什么標點都沒有,放到自己的句子中。例如:此時,我雖然身在溫暖的教室里,可是卻從內心里平生了“枯藤老樹昏鴉……斷腸人在天涯”的感覺,一點兒浪漫與溫暖都沒有了。
題記是指位于文章標題下和正文前揭示文章主旨的獨立段。借用古詩名句作為題記,不僅能提攜全文,凸顯主旨,還能增添文采。如:“一個名人說:贈人玫瑰,手留余香。”(2009年山東濰坊中考一滿分作文《伸出自己的手》片段)小作者巧妙借用這一名句作為文章的題記,貫穿全篇,在文章中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給全文定下了一個詩意美的基調。
文章開頭在不偏離主題的情況下,妙引詩詞名句,往往能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增加文章的文采。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伴著時間的流逝,一代代先哲,一群群賢達在激流中沉淀,定格在屬于他們的位置上,定格在歷史的長河中——做本色的自己才優秀。”(2009年湖北武漢中考一滿分作文《做本色的自己才優秀》片段)作者開篇不凡,引用孔子名言,在審視先哲賢達的歷史地位的至高點上切入題目,令人贊嘆。
寫作文時,如果在文中精心穿插幾個名句,定能使文章詩意盎然。如:“隆冬時節,雪花紛飛。到處粉妝玉砌,銀裝素裹。‘厚冰無裂紋,短日有冷光',冬天是寒冷的;‘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冬天是肅殺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冬天是孤獨的。‘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但冬天的腳步無論如何也無法束縛人的情致。因為冬藏的萬物也許正醞釀著春天的夢想,它們心中有個不變的信念: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2009年江蘇徐州中考一滿分作文《走進四季》片段)巧妙引用大量的詩詞名句,突出了冬景的特征,表現自然對人的影響,抒發對四季的熱愛,更為文章增添了詩情畫意,顯示了考生深厚的文學功底。
在作文中,以詩文名句來結尾,可以使之成為點睛之筆,升華文章的主題,獲得自然貼切,水乳交融的效果。如:“‘勝人者勁,勝己者強',失敗的英雄,堅強的人。阿赫瓦里,太棒了!”(2009年山西中考一滿分作文《阿赫瓦里,太棒了》片段)引用老子的名言進一步揭示出失敗英雄的可貴精神,點明了中心,升華了主題。
總之,經典詩詞名句,內涵豐富,意旨深遠,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有時洋洋灑灑一大篇,卻不如一句名言來得簡潔,來得有力。而巧妙引用經典詩詞名句,可以使語言顯得厚重,警策,含蓄,具有豐富的哲理意蘊。中考作文中若能巧妙引用,定會使你的文章文采飛揚,顯示出豐厚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