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瀾
性別批評是指用女性意識關照文學作品,是一種具有女性價值標準和審美追求的批評方法。這里的性別指的是社會性別,社會性別是由歷史、社會、文化建構的,區別于生理性別。性別批評認為,許多文學都是男性話語權的展示,都是以男性視角進行寫作的。而性別批評正是要批判父權制文化,倡導女性閱讀,重新審視男性筆下的女性形象。《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漢民族最長的敘事詩,作者不詳。因此作為現代讀者,我們并不能準確判斷出作者的性別,但通過文本解讀的方式我們卻可以看到作者描寫了一位獨特的女性形象——劉蘭芝,她的形象完全不同于一般男性筆下的女性形象。
性別批評認為男性筆下的女性形象主要有四種類型:獻身型、清純型、壞女人型、灰姑娘型。而《孔雀東南飛》中的女主人公劉蘭芝的形象卻很難劃歸到這四種類型中。
1.獻身型女性。獻身型的女性性格溫順往往順從男性的意愿,賢惠而富有犧牲精神,甘愿犧牲自己成全男性,反觀劉蘭芝在焦仲卿提出“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的時候獻身型的女性應該會順從焦仲卿的要求,甘心被焦母休掉,之后癡癡等著丈夫來接自己。然而劉蘭芝卻說“勿復重紛紜”意思是不必麻煩了,之后也不必再接她回來,兩人就此分散。劉蘭芝接著又向焦仲卿澄清自己的所作所為,實際上是在反駁焦母的誹謗。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劉蘭芝性格的剛硬與獨立之處,絕不是一個逆來順受的獻身型女性。
2.清純型女性。清純型女性則不諳世事,柔弱天真,無力應付男權社會強加給她們的苦難。而劉蘭芝并不是一個柔弱天真的女性,面對焦母強加給她的苦難,她做出了有力的回應,她自請離開焦家,不給焦母驅趕她的機會。她也不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女性,在離開的時候劉蘭芝精心打扮,光彩照人地出現在焦母面前與焦母告別,導致“阿母怒不止”。結合前文中她極力反駁焦母對她的誹謗,她的精心打扮實際上是她獨立人格的外在顯現,是一種刻意為之。然而她與焦母告別說的一番話卻大方得體沒有絲毫的不妥,這就說明她對于人情世故、倫理綱常還是深有了解的。
3.壞女人。壞女人型如妲己、夏娃,從男性視角來看,他們引誘男性,導致男性犯罪,是所謂的壞女人。而劉蘭芝本身與妲己或者白雪公主的后媽這類的壞女人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妲己和后媽之流都有害人之心,蛇蝎心腸,手段殘忍。而劉蘭芝并沒有害人之心,縱觀《孔雀東南飛》全文,劉蘭芝實際上是一個十分賢惠的女人,在詩歌開頭就提到劉蘭芝“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可以說古代女人應該有的賢惠和才藝她都具備。在嫁入焦家之后,她也做到了“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但就是這樣一個賢良淑德的女性在焦母的眼中卻屬于壞女人的類型。焦母眼中的“壞”并不是說劉蘭芝心腸歹毒,而是劉蘭芝的存在導致焦仲卿不尊重父母的意愿。蘭芝的獨立人格影響到了焦仲卿,這才導致蘭芝成為了焦母眼中的“壞女人”。
4.灰姑娘型女性。灰姑娘類型的女性最大的特點就是消極等待,面對愛情她們從來沒有熱烈的追求,總是等待王子來拯救她們,等待王子來發現他們的美,等待王子的關愛。如果王子不出現她們就沒有辦法過好自己的人生。劉蘭芝沒有消極等待,當焦仲卿遲遲不來接她回去,兄長又讓她再嫁時,她深感焦仲卿不會再來接她,她沒有繼續等待而是選擇了再嫁,她說:“謝家事夫婿,中道還兄門。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她選擇再嫁,一方面是受到了兄長的強迫,但結合上文我們可以看到劉蘭芝的母親回絕了媒人,并沒有強迫女兒再嫁,如果劉蘭芝拼死不嫁,兄長恐怕也會順從母意。那么劉蘭芝為何要選擇再嫁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她覺得焦仲卿不會再來接她了。焦仲卿雖說“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但是劉蘭芝歸家十余日直到縣令遣媒來,焦仲卿都沒有出現過,甚至連一點消息都沒有,結合前文“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來看,焦仲卿的工作十分忙碌,“不久當還歸”恐怕不知道要拖到何年何月了。今日有縣令的兒子來求親,就算今日能拒絕,日后也會有別的人來求親。而且劉蘭芝與焦仲卿夫妻多年,想必深知焦仲卿礙于家中獨子的地位,不得不聽從母命,恐怕很難來接她。劉蘭芝嫁與縣令的兒子或不嫁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嫁給自己不愛之人,不能和自己最愛的人在一起。倘若此時答應,趁著焦仲卿還沒有完全忘記兩人的誓言,或許還能賭一把能見到焦仲卿。因此蘭芝選擇了再嫁。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劉蘭芝無論是面對感情,還是面對困境她都不會消極等待,而是主動出擊,自己掌控自己的命運。
我們可以很明確的看到劉蘭芝與普通男性作者筆下的女性形象完全不同,她有著獨立的人格,不依附于任何人。她不卑不亢,頭腦清醒,行動堅決,有著極強的自尊感。面對愛情她主動出擊,從不消極等待。劉蘭芝是一個具有強烈個人意識的女性形象,她人生的每一次重要選擇都是自我意志的體現。劉蘭芝形象的光輝之處就在于她的獨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