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洪
學生在寫作文時,常常搞不懂作文中的題目和主題到底是什么關系?跑題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忘了題目還是偏離了主題呢?
在學校的教學中,跑題到底是什么意思?可能很多老師自己也沒有想得很清楚。要把題目和主題的關系講清楚著實不容易。
對于命題作文來說,題目和主題最簡單的關系就是題目=主題。比如:我的老師***、記一次春游、黃山行、堅持就是勝利、細節決定一切等等。類似于這種題目,或寫人、或敘事、或寫景狀物、或表達一種理念,主題都是清晰的,學生只要把握住主題,基本上不太可能跑偏。
但隨著學生升入高年級,可能作文題目和主題的關系變得不是那么簡單的一一對應的關系了,這個時候就需要學生對作文題目和主題有一個清晰的判斷,才能確保不跑偏。
舉個例子吧。比如說作文題目是“淚水”,學生從題目出發,寫了自己一次摔傷流淚的經歷,這算是沒跑題吧?可是學生寫到一半,發現這個事情沒有一個積級健康的主題??!于是接著寫了媽媽發現自己受傷后對自己的關愛,也就是說把主題硬生生歸結到了母愛上。這樣文章就明顯斷成了兩截,算是寫殘了。
那么,對于這樣寫殘了的文章有沒有搶救的辦法呢?辦法當然有,而且很簡單。
關鍵是寫母愛時別把“淚水”給丟了。比如,加上媽媽是怎么給“我”擦掉淚水,輕聲安慰“我”,直到“我”破啼為笑的。或者加上媽媽因為心疼“我”,眼里也噙著淚水,“我”看到媽媽哭了,“我”反而不哭了,這也是一種很美好的母子感情。這樣主題也升華了,給的題目也沒寫丟。簡單地加上幾句,就把寫殘的文章搶救過來了。
然而,你要知道文章如何搶救,必須得明白題目和主題到底是什么關系。
這個問題真的不容易說清楚。我能想到的一個比如容易讓學生理解的比喻是:寫作文就象是跑酷游戲,主題就是你跑酷的正確路線,你必須沿著正確的路線跑,才能打游戲通關。而題目就象是你跑酷時必須帶上的一個關鍵物件。如果你正確跑完了全程卻沒帶關鍵物件,那就算是挑戰失敗了?;蛘呤菐Я岁P鍵物件,卻跑錯了路線,那同樣無法通關。兩者缺一不可。
題目=主題,那是簡易版的游戲。當學生升入高年級,游戲難度也升級了,跑酷的時候得帶上關鍵物件了,這物件搞不好還礙手礙腳,所以你得處理好關鍵物件和跑酪路線的關系。處理好了,速度加倍;處理不好,游戲結束!
為了便于理解,我再舉個例子吧。
有一部日本電影,叫作《幸福的黃手帕》。講的是一個叫勇作的男子,多年前因為失手打死了一個流氓被判刑,為了不耽誤他深愛的妻子光葉,在獄中,他與妻子離了婚。出獄前,勇作給光枝寫信約定:如果光枝還愛他,并且在等他的話,就在他們家門前的旗桿上掛上一塊黃手娟。如果沒有黃手娟,他就永遠離開。一路上,勇作忐忑不安地期盼著盡早見到光葉,卻又擔心看不到黃手娟。終于,在路上遇到的兩個朋友花田和小川的一再鼓勵和陪同下,勇作回到了自己的家。遠遠地,他看到在高高的旗桿上,掛滿了迎風招展的黃手娟……
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好故事。那么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故事的主題和題目吧。顯然,這是一個關于愛和回家的故事,這是故事的主題。沒有人會認為主題是黃手帕對吧?那題目黃手帕和主題到底是什么關系呢?
我們知道,人的感情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很難描述。尤其是電影,需要有能夠物化的東西來表達感情,否則如果讓男女主角說一萬遍“我愛你”就可以表達感情的話,那99%的電影就都不用拍了。所以電影選擇了“黃手帕”這樣一個關鍵物件來使得人物的情感能有一個渲泄的出口。
回到我們寫作文,如果考卷給出了一個“幸福的黃手帕”的題目,而你準備寫一個關于愛與回家的故事的話,就別忘了,在故事當中,不斷用不同的方式提到這塊黃手帕,也就是一定要記著隨時帶著你的關鍵物件跑酷。寫著寫著把黃手帕寫丟了不行,當然,不斷寫黃手帕,把回家的故事給寫丟了那就更不行了。
當然,題目和主題的關系不只是我以上說的這么簡單,它們之間的關系還有很多種變化,需要我們進行更多的研究和探討,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作文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