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艷梅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平潮幼兒園,江蘇南通 226361)
農村幼兒園所處的周邊環境中有豐富多樣的自然物,這些自然物的多樣性啟發了多元的美工活動。在我們利用自然物開展美工活動的同時,也引導了幼兒從熟識的環境中去發現美,用一些生活中不起眼、唾手可得的材料創造美,進而激起他們的想象力,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
自然物是自然界中各種天然的、未經加工的物品。比如,奇形怪狀的小石頭,新鮮可口的蔬菜水果以及漂亮的樹葉、花瓣、昆蟲等。這些大自然賜予我們的天然物品都屬于自然物。自然物有著它自己獨特的魅力,我們可以將它們利用到幼兒園的美工活動中來[1]。
大自然的資源是豐富多彩的,它在一年四季為我們提供各種瓜果蔬菜、植物種子、農作物等;還有河中形態各異的貝殼、沙石,這些不同質地的自然物、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正是農村幼兒園開展美術活動首選的材料和內容。
陳鶴琴先生曾經提出:“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動材料,運用天然材料開展教育活動,可以讓幼兒獲得真實的感受。在農村這個廣闊的天地里,有許多自然材料可利用。[2]”他認為學前兒童周圍的環境給他們帶來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我們應該以大自然為中心為他們組織課程內容。我們農村幼兒園美工教育應該回歸生活,利用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恩惠開展有意義的創造性活動。美工活動中幼兒應有足夠多的操作機會,在主動的操作中充分發展自我、張揚個性。教師應該做細心的收集者,抓住身邊的一切可利用的自然物,運用到美工活動中來。幼兒從中學會主動觀察、留心周邊的自然環境。農村周邊有許多豐富的自然資源,貝殼、樹枝、鵝卵石等這些隨手可得的自然物,利用到美工活動中易于激發幼兒想象力、創造力。這些豐富多彩的自然物不僅能激發幼兒美工創造的靈感和欲望,提升對美工活動的興趣,發展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同時也讓幼兒學會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挖掘身邊可以利用的物資,改造和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農村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只要我們做一個有心人,隨手收集、整理,發揮想象,并且引領孩子們走進大自然去開闊視野,去自由地感受,就能夠促進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利用身邊常見的、較小的教育投資讓幼兒在更為理想的環境中學會創造,身心得到更加和諧的發展,并為其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為教師,我們要隨時帶領幼兒們走出教室,去觀察大自然[3]。“藝術來源于生活”,美工作品的創造也應該回歸于生活。一年四季,大自然給幼兒帶來不同的美工材料。對于教師來說,要積極地引導幼兒,帶領幼兒切身觀察、細細品味大自然的魅力。幼兒看大自然的目光是充滿好奇的,一顆種子、一片樹葉都能夠激發幼兒濃厚的興趣。只要做一個有心的老師,就會擁有許多取之不盡的美工材料。
幼兒由于年齡小、閱歷少,還無法從大自然中合理準確地為自己選擇合適的美工材料,因此就需要教師給予適時的幫助,所選擇的材料要注意安全、衛生、環保等各方面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注意所選自然物的質地。大自然中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來作為美工素材的,比如一些帶刺的枝條、種子容易使幼兒受傷,就不應該選作美工素材。如樹木的葉子、植物的種子、河里的貝類等都可以作為美工材料引導幼兒進行創作。其次,我們要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征的自然物進行整合、分層次投放。
幼兒美工活動中創造力的發展前提必須有一個合適的活動目標,我們可以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結合幼兒實際發展水平,制定合適的活動目標。目標制定得過高或者過低都不利于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處處留心,善于觀察,適時引導幼兒去親身體驗、創造美,調動幼兒美工活動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從而制定出合適的活動目標。
對于幼兒來說,僅僅有正確的選擇材料還是不夠的,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啟發幼兒進行美工創造。好奇是人的本性,幼兒拿到作為美工材料的自然物后、除了對它們好奇之外并不一定能夠做出課程所要求的創造物,這時,就需要教師給予他們適時的引導。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相應的季節自己收集不同的農產品、野生物等,這些材料在農村隨處可見,幼兒可以體驗到將自然物美化帶來的喜悅。
“對于兒童來說,藝術是一種游戲,只有兒童從中獲得歡樂和愉快的體驗時,藝術才能真正成為兒童的需要。”教師在利用自然材料完成美工教學活動的同時應該充分尊重孩子的創造天性。也許幼兒的作品不太成熟,或者他們的作品本身就背離了美工教學的初衷,但是作為教師的我們不應該指責幼兒的作品,而應該試著去了解幼兒的內心,挖掘他們的真實想法,肯定他們的創作才能。作為教師,我們要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幼兒在課堂沒有達成設定的目標。是課堂講解不清楚?還是所設內容超過幼兒現有的創作水平?找出問題,對癥下藥。對于“失敗”的作品,教師不要急于糾正幼兒的錯誤,而是要用欣賞的目光給予幼兒肯定,增強幼兒自信心,激發幼兒創作欲望,在這個基礎上和幼兒共同利用自然材料進行創作。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幼兒家長對大自然肯定是十分熟悉的,他們對自然物如何運用到幼兒美工中也會有一定的見解,所以我們就要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引導他們參與到幼兒的美工活動課程之中。家長帶來的作品很可能引起幼兒的創作欲望,孩子們會更積極地選擇合適的自然材料進行美工創造。同時,幼兒園應該經常開展一些親子活動,讓家長與幼兒一起收集自然材料,制作各種美工作品,這不僅讓幼兒體驗到了與父母合作的快樂,增進了父母與幼兒的感情,也加強了幼兒對美工創作的興趣。
由于經濟方面的差距,農村幼兒園可能沒有各種漂亮的彩色手工紙、香香的橡皮泥,但農村有觸手可及的樹葉、泥巴、沙子,這些與前者相比更具有生命力。我們的農村幼兒教師在日常的美工教學中,要善于挖掘富有生命力的自然物,開展各種不同內容、形式的美工活動,探索適合農村幼兒園的美工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