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北國
(蓬安縣濟渡鄉中心小學校,四川 蓬安 637886)
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試圖分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方法,下面談一談自己積累的一些經驗:
在數學這一科目中,許多問題是需要與他人合作才能解決的,而學生大多數是自己學習,這樣的行為不利于數學課堂積極性的帶動,同時也不利于高效課堂的建設。就此我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了激發他們的合作意識,往往采取賞識教育這種教育模式,構建良好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會對學生進行問題指導,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合作。例如,我班級中有一個學生比較孤僻,在進行小組討論時往往是自己一個人完成問題,此時我會與他進行課下的交流,詢問他一些生活學習中的問題,關心他的成長,并且鼓勵他與其他學生之間進行合作,這樣可以潛移默化的培養其合作意識,帶動他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之后,我發現他對數學科目的學習勁頭兒提升了,課堂中也愿意與他人合作進行問題的回答。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還是需要一些有技巧性的手段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采取小組合作教學的模式,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作用,體會到自己的價值,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意識,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學生在學習“十以內加減法”,是由于初識數學知識可能有一些不熟練或者緊張,此時我就可以讓學生,按小組的形式進行處理。我為學生準備20道題目,讓每個小組派代表來抽取題目,抽取一道題目之后回到座位進行小組討論,解決十以內加減法這個習題。對回答正確的小組進行鼓勵,對回答失誤的小組繼續激勵,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的作用,參與到小組活動之中,提升課堂效率。
總的來說,小學數學學科本身是一種邏輯性較強抽象思維的學科,涉及到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就必須要利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激勵學生與他人協作,共同完成數學問題。當然,我們在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同時,也要注意不能過度讓學生意識到團隊的作用,同時也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和自主性,這樣才是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讓學生追隨小組教育隨波逐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是一個較為漫長的發展過程,我們要不斷的探索新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