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
(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育才小學,四川 達州 636150)
前言:群文閱讀是指教師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同時開展 多篇相關聯的文章教學,這是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促進學生閱讀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發展。在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怎樣有效的開展群文閱讀是教師應該積極思考和探索的問題,充分發揮出群文閱讀教學的價值,有效提升小學生 語文綜合素養。
小學語文教材都是以單元教學的形式存在的,同一個單元的課文主題都是一樣的,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首先要確定主題,將同一主題的文章放在一起,讓學生的閱讀更加深入,強化學生的分析能力。比如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走進西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課文有《草原》,《絲綢之路》,《白楊》,《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師將幾篇課文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歸納概括,運用實踐的閱讀能力。首先,教師利用“知識樹”的形式對幾篇課文進行概括,如《草原》:風光秀麗,《白楊》:無私奉獻,知識樹的提示引導學生更好的抓住每篇文章的中心,更深刻的體會到西部美麗的自然風光,有效的豐富了學生的情感。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方法的引導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群為閱讀的信息量很大,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比如在人教版“大自然的啟示”這一單元的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教師應該提出“速讀—精讀—跳讀”的閱讀模式,學生首先要速讀本單元的文章。然后選擇其中兩篇開展精讀,體會文章的寫作手法和思想表達,讓學生對該主題的思想有更深刻的把握。最后教師讓學生采取跳讀的方法,頭腦中帶著問題摘取文章中的關鍵,這種閱讀方法不僅有助于學生對文章整體思想的把握,還能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群文閱讀教學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閱讀教學模式。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促進了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以及效率的提升,為小學語文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鋪墊了堅實的基礎。希望通過本文的探討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通過群文閱讀教學的開展拓展學生的閱讀面,為學生良好語文素養的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