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華
(貴州省銅仁市第五中學,貴州 銅仁 554300)
前言:初中數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初中數學教學的開展對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了,新教學理念下的初中數學不但要提高學生的智力,還要發展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參與者。初中數學教學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利用科學性和藝術性的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通過學生主體來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要想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開展課堂教學。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是主要的教學目標,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思考和學習的機會。比如在湘教版初中數學“幾何圖形”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就要從學生的角度設計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教師首先展示一些實物圖片,聚焦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位置關系,利用實物幫助學生建立具有的模型,為后面的教學內容開展奠定基礎。然后教師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舉例子,說出一些簡單的幾何圖形,形成幾何圖形的概念。最后教師再融入本節內容的教學知識點,增加棱柱和棱錐知識點,豐富學生的數學思維。整個教學過程都是以學生為中心,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有效提升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數學課堂的主體是學生,但是教師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可忽視的,教學教學方法的應用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水平。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優化教學設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化教學設計主要從優化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過程入手,比如在湘教版初中數學“旋轉”這一內容的教學中 ,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掌握旋轉有關的概念,理解選擇變換也是圖形的一種基本變換,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提升數學教學的整體效率。其次教師要優化教學過程,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靈活變換教學模式,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旋轉現象,利用生動形象的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待學生掌握相關的概念后,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究學習,再探新知,這種教學與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是相適應的,有效的促進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又應用于生活實際,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立足于教材拓展教學內容,在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比如在湘教版“統計圖”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在掌握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思維發散能力。因此教師除了開展課堂教學外,還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機會,讓教學變得更加輕松和自由。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對一些數據進行統計,并且用統計圖的形式展示出來,如家里每月用電用水情況,某個月的天氣狀況,城市各軌道交通線路的人流量等,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靈活運用條形統計圖,完成對數據的收集,分析和整理,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也為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
及時進行課堂反饋和反思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學反思和反饋僅僅在期中或者期末才會開展,教師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這樣的反思和反饋沒辦法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課前準備,課堂表現,課后作業等入手開展評價,在幫助學生確立教學目標的同時也幫助學生找到平時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另外教師在開展課堂反饋和反思的時候應該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結合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出針對性的評價,并且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表,促進班上每一位學生的進步,有效的提升了數學課堂整體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效率與學生的學習水平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學生創造一個更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積極的思考。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數學課堂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教師教學模式的創新更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讓數學課堂呈現出更好的狀態。希望通過本文的探討能夠為初中數學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