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曉華
(四川省自貢市榮縣玉章高級中學,四川 自貢 643102)
首先,我認為要想達到初中歷史高效化教學,必須要把握學生的興趣,有道是“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們只有把學生放到主體地位,把握學生的興趣所在,這樣才能夠激發課堂的活力,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有效的優化課堂。例如,在學《中國歷史》“百萬雄師過大江”(解放戰爭勝利階段)這一部分時,我們就利用視頻的方式展現這一內容,以生動的圖畫吸引學生“眼球”,學生們在城市號角沖擊吧了滿腔熱血,感嘆中中國解放戰爭都不易,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在這種教學模式,讓我發現班級中個別平時不積極不主動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了,觀看影視作品,然后在課堂中積極發言,這種教學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提升了課堂效率。
其次,素質理念的推行,要求我們敢于創新課堂,納入時代的元素,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融入到課堂之中。因此我就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思考如何創新課堂,融入一些新的元素,讓學生我不再感受歷史課堂的枯燥無味。比如在學習“秦始皇一統天下”這一部分是我組織了學生表演話劇,讓學生參演到其中,將全班學生分成戰國七個國家,然后按照歷史發展情況,讓秦始皇這一個國家逐漸的打敗其他國家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秦始皇,統一天下的過程,同時能夠進一步的感受到秦始皇的偉大之處。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許多學生受到當下不良影視劇的影響,認為秦始皇是一代暴君,他焚書坑儒,坑害百姓,殺了許多人,事實上這種思想是錯誤的,總體來說秦始皇是功大于過的千秋一帝,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扭轉學生這種錯誤觀點。于是我給他們播放了《秦始皇》電視劇一個片段,老戲骨張豐毅在其中飾演秦始皇,他其中有一段話“世人都認為我是一代暴君,認為我打仗打了十年,殺害無數人,但他們不知道戰國之間的戰亂持續了兩百年,兩百年間沒有一天是停止的是我讓這個天下大一統給百姓帶來了安居樂業。”這一段話被長風衣表現的淋漓盡致,將秦始皇內心的孤獨以及分開展現了出來同時頗具震撼力的一段話,給學生“當頭一棒”,學生們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既提高了學習興趣,同時也能集中注意力,以這樣生動的畫面和聲音來刺激學生,能夠優化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