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州區復龍鎮松峰小學,四川 宜賓644613)
幼兒時期是養成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我們幼兒教師可以遵循幼兒認識規律,創設具有趣味性和實操性的教學情境,激發幼兒的思考,讓幼兒在玩耍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幼兒教師可以巧設問題情境,讓幼兒體驗,并詢問幼兒的感受。與此同時,幼兒教師將原有的教學情境進行反轉,從而通過前后情境的對比,使幼兒充分理解排隊的積極意義,培養幼兒良好的排隊習慣。
比如,在幼兒吃飯的過中,我發現有些幼兒喜歡插隊,而這種行為引起其他幼兒的不滿,而我并沒直接批評而幼兒,而是設置了如下的游戲,讓幼兒去體會,排隊的積極意義。操作如下:首先,創設情境。我將皮球拿到一個大籃筐中,并將其放到開闊的操場上。我對幼兒說:“小朋友們,快過來!我數一、二、三,大家開始搶,哪個小朋友搶得多,誰就可多玩幾個皮球。”其次,介紹情境。在我說完口令后,幼兒們一哄而上,他們在搶皮球,身體強壯的幼兒將身體幼小的幼兒用身體推到一邊,而這些幼兒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拿到好多球。再次,詢問感受。在搶球結束后,我詢問沒有搶到皮球的幼兒:“小陳,你沒有搶到皮球,心理什么感受?”小陳沮喪著臉說:“我很不開心!”接著,按次序拿球,詢問感想。我對幼兒說:“你們把球放到筐中,排好隊,依次拿取皮球。”因為每個幼兒都拿到了皮球,大家都很開心。我詢問幼兒:“誰能說明這兩次的拿球方式有何不同?”小陳開心地說道:“大家都在排隊,所以我可以拿到皮球玩!”我接著說:“在什么情況下,我們需要排隊,而不是插隊呢?”小寓說:“吃飯的時候,我們應排隊!我通過創設具有啟發性的游戲,使幼兒意識到排隊的重要性。
幼兒教師可以將幼兒身邊的生活“請”入課堂,并適時引導幼兒思考相關的問題,從而使幼兒能夠在思考中樹立愛會護衛生的意識。幼兒教師可以將這種良好的行為制定成規則,讓幼兒相互提醒,共同遵守。
比如,在一次檢查衛生中,我班級的衛生質量較差。我運用多媒體展示打掃衛生的圖片,并鼓勵幼兒積極發言,出言獻策,將其制定成相應的規定,培養幼兒愛護衛生的習慣。操作如下:首先,展示圖片。我運用多媒體,展示了優秀班級和我班級打掃衛生的圖片,并對幼兒說:“你們可以和前后桌討論前后兩張圖片的不同!”其次,巡場觀察。我會時時關注幼兒的討論動態,并適時地予以引導,并維持課堂秩序。再次,詢問結果,制定班規。在幼兒討論完畢后,我詢問幼兒:“誰來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小艷說:“我們應將打掃的工具放到一塊,而不是亂放!”我微笑說:“你說得很好!”就這樣,我將幼兒的意見寫到黑板上,并以具有表決的方式,制定出了班規。最后,介紹成果。我們小班因為大家的齊心協力,所以在近期的衛生評比中獲得了第一名,而大家非常開心。我巧借問題情境,激發并適時引導思考,讓幼兒樹立了愛護衛生的習慣。
幼兒教師可以將要講的教學內容編成幼兒喜歡的小故事,并讓幼兒在學習故事的過程中,體會其中的教學內容。
比如,在講授“我們如何刷牙”這節內容時,我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使幼兒通過故事,認識到刷牙的重要性,并幫助幼兒養成愛刷牙的好習慣。具體操作如下:首先,播放故事。我運用多媒體播放了如下的故事,小豬找到羊醫生說:“羊爺爺,我的牙特別疼,快幫我看看怎么了!”羊醫生說:“你的牙齒壞了,是不是沒有經常刷牙呀?”小豬肯定地點點頭。其次,詢問問題。我對幼兒說:“小豬的牙疼是為什么呀?”小碧說:“因為他沒有按時刷牙!”再次,講授刷牙。我微笑說:“你的回答很好,你知道我們應如何刷牙嗎?”小碧說:“一般都是媽媽幫我刷!”我說:“那咱們今天學學如何刷牙吧!”我運用多媒體,展示刷牙的過程,而幼兒受到吸引很快就投入到學習刷牙的過程中。最后,樹立正確的刷牙習慣。在幼兒多學會刷牙后,我問幼兒:“我們在什么時候要刷牙?”小悅說:“早晚刷牙,而且要里面和外面都要刷!”我說:“你的回答很好,讓我們相互監督,看咱們誰是最后的愛牙小天使!”我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使幼兒可以理解教學內容,培養了幼兒愛刷牙的習慣。
幼兒的年齡小,我們幼兒教師可以從幼兒熟知或是感興趣的情境中,開展培養幼兒習慣教學,從而讓他們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到良好習慣的積極作用,幫助幼兒養成正確合理的生活和行為習慣,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