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學校,江蘇 蘇州 215300)
兒童在低中年級美術學科中積累的學習經驗和體會,將成為今后重點學習美術學科的基礎。良好的開始標志了成功的一半,作為教師,我們不希望每一位教學階段的兒童輸在起跑線上,所以,本文中筆者結合了自身的低中年級美術課堂教學經驗,簡要分析了激發兒童美術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如有不足之處,還望同仁斧正。
傳統的美術課堂教學方法,多是美術教師帶領學生手把手練習繪畫,從一些基礎的簡易線條、圖形的勾勒等入手,逐步培養兒童的美術學習興趣,其實這一教學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具體到實踐中,我們發現這一教學方法由于采用的依舊是教師“口述”與筆法演示的配合教學方式,所以,難以逃脫對教材的文字解說和圖片釋明的“俗套”,尤其是對于初次接觸美術學科的兒童來說,很難在視覺上吸引他們。所以,我們就需要結合一些教學的手段給予低中年級的學生更多的視覺沖擊。比如,應用信息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教材中的文字敘述和插圖轉化為動態的美術教學視頻,這樣當視覺上傳遞的信息“動”起來的時候,兒童更容易被眼前的生動、形象和趣味情景所觸動,繼而調動他們的美術學習主觀能動性,提升美術教學效率。
比如,在教學《有趣的漢字》一課時,我們應當知曉將象形文字納入低年級美術教材中,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對此,我們一方面可以培養兒童欣賞漢字演化的歷史美感,另一方面,還可以借此機會向學生滲透民族意識和家國情懷,激發兒童強烈的愛國熱情。對此筆者首先展示了一組名叫《文字國》的視頻課件,讓學生從中華民族文字演變的歷史過程中感受五千年文明的深厚積淀,然后讓學生結合視頻中的圖像用一句話概括對本科學習的體會。之后,筆者帶領他們進行了簡單的臨摹,結合多媒體視頻動畫教學,讓兒童觀看了一些關于小篆、行書、楷書等書法提筆、運筆、收筆的技巧,大大激發了他們對于漢字的臨摹興趣。
美術手工課,是美術泥塑、雕刻、剪紙等各色教學活動的統稱。實施美術手工課教學,可以從立體、直觀、生動的角度對美術視野進行塑造,培養他們對美的具體感知和創造能力,鍛煉他們手腦協調能力,以及良好的空間想象能力,促進低中年級兒童的全面發展。比如,人美版小學美術五年級教材中有一課《偶戲》就是一個很好的手工教學課程,針對這一課,我們可以首先展示幾幅生活中的物品圖片,如“京劇臉譜”、“動漫玩偶”、“手辦”等等,然后讓學生大膽展開想象和聯想,運用團、揉、包、上色等方式,將一個個貼近生活的“小作品”創造出來。大量的美術教學實驗證明,這樣的手工制作課程教學,對于發展兒童的智力和手腦協調能力,具有巨大的幫助。
提升小學美術中低年級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也不能忽視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帶來的力量。小學美術課程改革中曾明確提出要重點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和品質,強化兒童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互相幫助,讓兒童在合作學習中實現有效的進步。由于是同齡人,所以從年齡上來說基本不存在情感和認知上的隔閡,比如,在課堂上展開你“你畫我猜”,一個人來繪畫,一個人根據繪畫的內容進行猜詞,看哪個小組猜的又快又準,在這一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兒童之間的合作默契將會得到有效培養,與此同時,也會收獲更多的友誼,體會到游戲、合作學習的樂趣,提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此外,實施合作教學的意義并不止于此,因為,未來的時代我們還會需要更多具有合作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所以,一則,我們實施合作教學是為了促進兒童之間的學習交流,拓展他們的社會適應性,二則,也是為了孩子們的將來考慮,這是著眼于教育事業未來的重要舉措,實踐中值得各位同仁借鑒。
綜上所述,低年級、中年級小學美術教學是整個美術教學中的奠基階段,這對一些天賦藝術細胞的孩子來說,是重要的起跑線。富有智慧和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總是可以通過實施正確的教學引導,來發掘兒童身上的藝術才能。我們都在對此而奮斗,作為美術教師,我們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愛上美術,學習美術,在美術中懂得創新和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