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武功縣實驗小學,陜西 咸陽 712200)
創新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靈魂,源源不絕的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生存與發展的基礎。而美術課程培養創新精神具有獨特的優勢,有的國家甚至把美術課直接稱為“藝術創造課”。
現代社會需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因此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作為美術教師,我們要努力的傳播美術文化,還要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在教學實施中應盡量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尊重學生個性,創設寬松自由的創作氛圍
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要注意保護學生獨特的個性,并給予學生發揮個性的自由,敢于對他人的作品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想象和表現等活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形成創意,并運用美術語言和多種媒材創造性的加以表達。
第二、課堂評價標準應鼓勵學生求新求異
改變“畫的像不像、漂不漂亮”的美術作業評價標準,轉變為注重創造性、表現性的造型實踐導向,鼓勵學生作品與別人的不一樣。即使是過于夸張的作品,也可讓學生展示并陳述創作的理由;強調學生作品的表現性、獨創性和個性化。
第三,采用探究方式,加強思維訓練
改進單一的講述演示教學方法,創設問題情境,采用探究學習,激發學生探索和創新的積極欲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科綜合性;鼓勵學生將創意轉化為具體成果,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在思維方式上,教師應注意采用與創造性密切相關的發散思維、類比思維、想象思維等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其創造潛能。
第四,思維拓展,注重實踐,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小學美術課程教學時,需要將學生創新思維培養放在教學首位之上,由于思維獨創能力是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基準點,所以需要教師介入指導,抓住學生特點,適時的進行學生創新思維拓展,但一定要注重實踐性的教學特質。
陶行知先生說:“讓我們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鏡,要看事實,看未來;解放頭腦,撕掉精神的裹頭巾,要想得通,想得遠;要解放嘴巴,享受言論自由,談天談地,談出真理出來;解放雙手,甩去無形的手套,大膽操作,向前開辟:解放空間,把學生從文化的鳥籠里解放出來飛向大自然,大社會去尋覓,去捕捉。”讓我們敢于發掘孩子們的創新能力,弘楊人的主體精神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的發展,努力培養創新型人才而盡自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