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區濱江藝術幼兒園 ,江蘇 南通 226000)
幼兒喜歡玩游戲是他們的天性,游戲是幼兒產生高級的心理現象的重要源泉,也是兒童社會化的重要途徑,游戲是符合兒童這一年齡特點的一種特殊的活動形式。游戲已經被幼兒園歸為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我們應該認識到游戲是幼兒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成長學習的有效途徑。
游戲是幼兒園每日活動中的主要活動,游戲也是教育的主要途徑。家長們經常把游戲和孩子的教育學習分開來,他們認為游戲會讓孩子不愛學習,往往忽略了游戲是自然賦予幼兒的非人力所能控制的活動,游戲是幼兒的正當權利。教師應該堅定信念,把游戲作為幼兒的主要活動。
很多家長會覺得愛玩的孩子是很淘氣、頑皮、不用功、沒出息的,往往不鼓勵孩子玩游戲。對于大人來說喜不喜歡玩、會不會玩不重要看,但是對于幼兒來說游戲是衡量兒童身心發展的最重要的指標。幼兒游戲的水平往往反映著幼兒自身的身心水平,所以會玩的幼兒一般都是比較健壯、聰明能干、善于表達的。
因此游戲對于幼兒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幼兒在游戲中接受各種事物的刺激后,綜合感覺的能力得到比較好的鍛煉。另一方面幼兒在游戲中比較容易自我滿足。幼兒在游戲時,能夠宣泄自己的情緒,游戲時幼兒是生活于現實以外夢想的世界的,幼兒在以夢想的方式建構自己的內心世界。因為游戲是幼兒自己的世界,幼兒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受活動以外的目標和他人的控制,是自由自在的。
教育家蘇霍姆斯基曾說:"游戲猶如火焰,點燃了探索求知的火焰"。在游戲中兒童可以潛移默化地學到許多知識。如在爬攀登架的過程中能體會到空間和高低,在玩水的過程中他會感覺到干與濕,玩積木的時候他能夠體會并認識到大小、形狀、顏色等。游戲有助于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判斷力。幼兒在游戲中,會不斷地移動、碰觸、聆聽、觀察,這些器官的刺激有助于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和判斷力。如推小汽車玩,他會觀察到汽車的速度和用力大小之間的關系。游戲還能夠激發兒童創造力和思考力。幼兒在游戲中的嘗試性行為的頻發率是極高的。凡是用來游戲的物體,孩子們從不馬虎,他們先要了解物體的性質,然后要作為工具實現自己的目的,于是敲敲打打、摸摸看看、拆拆弄弄等各種作用于物體的方法就成了他們的游戲行為。這樣可以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思考力。
(一)游戲有利于幼兒的智力發展。
讓幼兒在游戲中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感知、擺弄操作來認識事物的性質,事物之間的關系,使幼兒更快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粗淺的知識的技能,比如在玩具堆里找一些正方形、長方形,看一看誰找的多誰找的快,小朋友不但有競爭意識,而且還可以學到不少的知識,從而知道物體形狀、大小、顏色等各方面的知識。
(二)游戲可以促進幼兒認知的發展游戲有助于幼兒感知覺的發展,從而帶動認知的發展。
感覺和知覺是人生最早出現的認識過程;兩歲前兒童依靠感覺和知覺認識世界;感覺和知覺在3~6歲兒童的心理活動中仍占優勢。所以說認知水平的提高直接影響到幼兒的能力的發展。在皮亞杰看來,此階段的孩子處于前運算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思維開始運用象征性符號進行,出現表征功能。
(三)游戲使幼兒語言的表達也逐步連貫起來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
語言的順利發展對幼兒人格的健康發展帶有重要的作用,因為,言語發展的好壞和孩子對自己的自信心,而關系的發展和自信心直接影響孩子人格的形成。
(四)游戲可以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幼兒在游戲中作為集體的成員,開始學會相互理解,并共同遵守規則,學會與人相處,借助于游戲,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得到了鍛煉與發展。
社會性發展是指兒童從一個生物人逐漸掌握社會的道德行為規范與社會行為技能,成長為一個社會人,逐漸步入社會的過程。它是在個體與社會群體、兒童集體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過程中實現的。
(五)游戲促進幼兒情緒的發展幼兒在幼兒心理發展中的作用。
通過游戲使兒童能夠解決一些情緒問題,在試驗性的、沒有恐懼的情境中學習對待焦慮都需要得到表現。游戲為他們提供了如何安全、妥當地表現自己的情感的途徑,從而能夠設法駕馭、控制不友好的攻擊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