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市城區中心校百底幼兒園,山西 運城 043300)
因為農村的經濟文化發展程度不如城市先進,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很低,經常會出現學生輟學或無法深造的情況,家長對幼兒園的重視程度更低,這也是導致農村幼兒園教學發展速度緩慢的原因之一。
農村的科技手段不如城市先進,教學氛圍也不如城市濃厚,一般師范學校畢業的學生也不愿來到農村教學,所以導致農村幼兒園沒有專業的幼教,經常是別的老師來代班,他們不具備專業的幼兒教育理念,所以幼兒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制約了農村幼兒園的發展。
由于老師和家長對農村幼兒園的重視程度都較低,所以幼兒園的發展也不具備特色,教學內容沒有特色,教學形式和環境也沒有特色,幼教老師更像是照顧孩子的“保姆”,幼教老師傳授的教學內容對學生的成長也沒有明顯幫助。
農村幼兒園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擁有著獨特的環境資源,不同于城市的高樓大廈,農村的環境更適合讓孩子們體驗一些不一樣的活動,例如可以體驗一下種蔬菜、采摘蔬菜的活動,這些都是城市幼兒園的孩子們很難實地體驗的實踐活動。
城市因為經濟建設的緣故導致動植物資源不如農村豐富,孩子們在農村可以接觸到觀察到很多城市里看不到的動物,并且農村幼兒園沒有復雜的規定限制,農村的孩子更加的自由、天真,老師可以利用農村獨特的動植物資源幫助學生提升觀察能力,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農村具有特殊的地理環境資源,植物和動物資源都非常豐富,而這些都是城市所不具備的教學條件,所以農村幼兒園老師應該充分利用起這些獨特的自然資源,多設置一些具有特色的實踐課程,讓教育活動走向大自然。例如老師可以在農村找一片小地方專門作為學生的種植區,讓學生親自去種植一些簡單的農作物和蔬菜,讓學生親自播種、觀察成長過程。孩子們通過這樣的實踐過程可以每天都觀察到農作物是如何成長的,了解到農作物的生長特性,并且可以有效鍛煉到孩子們的細節觀察能力。
除了種植課以外老師們還可以設置收獲課,讓學生自己動手收獲自己種植的農作物,可以在收獲的過程中體驗到自己勞動的快樂和辛苦,也更能理解家長和農民伯伯的辛苦,有助于幫助學生們在幼兒時期就建立起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性格特點。學生將收獲到的農作物可以自己食用也可以送給爸媽當作成長的禮物,這樣也可以加深孩子們和家長之間的感情,也可以激發起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除了這些需要學生動手操作的實踐課程外老師還可以把教材內容和課外活動相結合,把學生從傳統課堂中解放出來,例如可以將一些兒歌教學挪到室外,或者將繪畫課程也挪到室外教學,讓孩子學會觀察生活、描繪生活,充分發揮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想象力。
農村和城市相比還有一個特色優勢在于農村的特色文化氛圍比城市更加濃厚,農村中有更多傳統文化和傳統游戲是城市所沒有的,所以幼教老師針對這一特色情況要充分利用起來,老師可以讓學生一起玩一玩跳皮筋、各種花式跳繩、滾鐵環、騎馬打仗等傳統小游戲,這些小游戲其實可以有效地培養起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和伙伴們一起玩游戲他們就會逐漸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和別人發生矛盾時該如何解決,也可以培養起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而這些優秀的品質都是對人生發展非常有幫助的。除了能幫助學生培養這些優秀品質外,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活潑開朗的性格,促進幼兒的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農村的自然資源很豐富,能利用的東西也很多,簡簡單單的一些資源就可以變廢為寶。例如老師可以引導幼兒學會如何制作農作物標本,或者鼓勵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農作物、植物制作一個手工制品,既充分利用了現有的自然資源又提升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總而言之,農村幼兒園發展雖然有一系列硬性條件的限制,但是絲毫不影響農村幼兒園進行特色發展的探索,只要我們學會充分挖掘和利用農村現有條件和資源,我們就可以有效促進農村幼兒園向特色發展之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