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洛塘中心小學附屬幼兒園,甘肅 隴南746052)
現代幼兒教育中區角活動的開展是十分必要的一種形式。區角活動以寬松的自由空間和豐富的材料等組成課程教育內容,是促使幼兒全面發展的一種教學活動。教師如果能巧妙結合本土化內容和自然環境等展開區角活動,就會促使區角活動的開展更加精彩多樣。下面將對農村幼兒園區角活動實踐策略進行分析。
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每天都需要有大量操作材料才能讓他們感受到愉悅,并且起到豐富活動的作用。因此,可以說在農村地區大自然所賦予的一草一木都可以成為幼兒活動的材料。鄉土資料是農村幼兒教育當中重要的資源內容。教師在開展區角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實際情況,并且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生物等填補玩具上的缺失,從而豐富幼兒的區角活動。例如樹葉、鵝卵石和稻草等都是自然界所賦予的寶貴材料。在美工區內,教師可以讓幼兒根據這些材料組成一幅美妙的畫卷,或者做成獨特的小玩具等。同時,教師可以經常鼓勵幼兒對日常生活當中的廢棄物進行收集,例如可樂瓶子或者是包裝袋等,這些在經過改造以后都可以豐富幼兒的區角活動,形成各種不同的玩具。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而且能起到保護自然環境的效果,不讓這些廢棄物成為污染環境的垃圾。此外,在農村幼兒園的區角活動中,教師應當重視幼兒的自主和自制能力培養。平時多觀察幼兒的行為和動態,讓他們都能成為心靈手巧的孩子,并且能創造出屬于自己獨特的玩具,豐富幼兒園的區角材料。
農村幼兒園的活動區域通常都比較狹小,導致活動區域內的空間明顯不足,很多情況下都不能滿足幼兒自主活動和游戲的需求。為了能有效解決場地不足的問題,教師一定要學會利用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材料豐富空間,促使活動空間變得更加多層次、更加合理,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區角空間得到擴展和延伸。利用桌子、椅子、矮柜、材料箱等進行組合與造型,形成不同的空間隔區,大小兼容,大則為區,小則為角;利用過道、活動室、陽臺或平臺的室內外空間進行兼容或隔斷,便于幼兒進行動靜交替式的活動;還可以把區角開設到大自然中去,農村自然資源豐富,大自然中有取之不盡的材料,同時也是天然的活動區。讓幼兒在戶外的場地上開展各種不同的游戲,從而讓他們更加接近自然,提高他們對于自然的感受能力。
例如泥巴,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到室外,讓他們發揮想象力用泥土做成各種小玩具,例如小汽車和小泥人等。同時可以在戶外設置活動區域,讓幼兒盡情在小樹林里奔跑打滾。這樣的方式更加容易讓幼兒的思維和想象能力得到發揮,同時能進一步讓幼兒感受大自然,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幼兒的生活除了幼兒園接觸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家庭,同時家庭是幼兒園最好的合作伙伴。對此,幼兒園方面一定要積極與家長之間進行家園合作,以家長園地和親子活動等作為橋梁,促使家長能參與到幼兒的日常教育活動當中。只有這樣家長才能逐漸領悟到幼兒園的指南精神,明白游戲的重要性,并且對幼兒的區角活動中的價值觀念提升具有積極的意義。同時,在活動中,教師可以將區角活動延伸到幼兒家庭中去。例如在幼兒活動“利用廢棄物制作服裝”當中,幼兒難以完成這樣的活動內容,這就需要由家長的參與幫助幼兒共同完成,并帶領幼兒最終參與到走秀活動中。雖然這些衣服都是利用廢舊的物品制作而成的,但幼兒穿上與家長一起動手制作的衣服,會格外自信,同時能促使區角活動的開展更加豐富,對提高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雖然農村地區在開展區角活動中會存在一定的限制條件,但只要能積極利用其現有的條件和環境,就能為幼兒創設好的條件,讓他們感受到當中的樂趣。
在農村地區的幼兒園區角活動開展中,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到自然環境所帶來的豐富資源。立足于實際,同時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則,真正將身邊的資源融入到幼兒的區角活動中。同時進行區角活動一定要考慮幼兒的興趣愛好,要設定好活動目標,教師期望開展的區角活動達到什么效果,同時區角活動還應結合本地特色,有利于農村幼兒傳承農村的傳統文化,這些都是教師所要考慮的問題。這不僅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和身心素質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師的專業成長,使教師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先行者,而且對我國的學前教育以及農村人才的培養和發展也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