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水南鎮第一幼兒園,四川 內江 641200)
繪畫教學是幼兒園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創造能力,因此如何有效的指導幼兒繪畫,是每一個幼兒美術教師必然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由于幼兒園階段學生的年齡較小,其身心發展還不成熟,所以在指導幼兒繪畫的過程中,教師切忌采用傳統繪畫教學的方式,這樣容易使學生產生枯燥感和畏難心理,不利于繪畫教學的開展。因此,教師要盡量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并且也要盡量考慮教學形式的趣味性,從而讓幼兒在多元化、趣味化的課堂中愛上繪畫。例如,當前有一種十分流行的幼兒繪畫指導方法是通過唱兒歌加動作的方式,讓學生通過觀察教師的動作,并根據兒歌的內容,去充分調動其想象力,引導他們進行相應的創作。比如,“一個圓形在中間,兩個黑點放兩邊,高舉鉗子真威武,八條腿兒細又長”是畫螃蟹的兒歌,這樣通過邊唱邊畫,邊畫邊猜的繪畫方式,不僅可以極大調動幼兒的興致,更可以促進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因此能有效提高繪畫教學的質量。此外,教師還可以采取情境創設的方式,為幼兒勾畫一些繪畫的場景,讓學生展開想象,用畫筆畫出自己的所思和所想。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和個性,尤其對于幼兒來說,由于還沒有經過任何的雕琢,其個性是最為突出的,教師需要接受幼兒的這種個性差異,鼓勵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并因勢利導的指導學生在其獨特的思維上進行繪畫的創作,從而將幼兒豐富的想象力發揮到極致。確實,幼兒的身心發展還不成熟,在繪畫的技巧上也有所欠缺,但幼兒無疑是想象力最為豐富的時期,如果教師能夠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尊重幼兒的個性化發展,那一個班集體創作出來的繪畫作品將是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而不是像流水線上出來的一樣千篇一律。因此,在指導幼兒繪畫的過程中,教師既要對學生進行細致的指導,又要給與學生足夠的空間,從而讓學生在因材施教的指導方式中獲得個性且全面的發展。
總之,在幼兒繪畫教學中,教師既要從教學方式上入手,又要從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出發,雙管齊下,共同推動幼兒繪畫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