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鴻
(浙江水麗水市青田縣舒橋中心幼兒園,浙江 麗水323913)
常規對于一個班級里好不好,對幼兒的成長有著直接關系也會影響一日生活質量。常規培養重要之一是整理習慣。因為教室要每天保持整理有序,干凈整潔,這樣才會給幼兒一個良好的物質環境,對幼兒的發展很有好處。
幼兒園一日活動中重要之一的活動就是區域活動了。這種活動往往是自主的,自由的,幼兒是比較喜歡的。但是,區域活動后的整理是一個問題。對于自己喜歡的活動,每個人都想多玩一會兒,幼兒又分散在教室的各個角落,教師很難顧及到全體幼兒,幼兒的自制力又不強,所以肯定會出現混亂不堪的現象。我還是一位參加工作沒有多少年的老師,可能各方面的經驗都不足,每次區域活動后都會出現拖堂的現象,因為整理的問題,要不就是因為整理的時間太長,要不就是因為整理的質量不好。所以,必須培養幼兒在區域活動后的整理習慣。我有這么幾個觀點:
《綱要》中指出:教師是幼兒的指引者,維持者和協助者。幼兒的效仿性很強,中班幼兒也是。所以,在平常的教學中,教師要經常給予幼兒正面的榜樣,讓幼兒去模仿。對于區域活動后整理習慣的問題,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每個孩子,自己首先做好榜樣。
比如對于娃娃家的整理,這種整理活動是繁雜的,因為里面有很多的小東西,有各種各樣的食物,各種各樣的炊具。在剛剛開始的時候,娃娃家那是亂七八糟的,很多的小東西總是會出現在地面上。后來,我專門抽出一個活動的時間來對幼兒進行引導。把娃娃家的東西進行分類后讓幼兒進行規劃,這樣每樣東西都有類別也就容易找到自己的家,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家,肯定會很傷心的。我讓每位幼兒想象成自己變成了娃娃家里的一件物品,被別人玩過后就丟在地上,天黑了也回不了家會怎么樣。幼兒都說出了自己的感受,有的幼兒還傷心地哭了。之后的第二次,娃娃家的整理情況就好了很多。對于一些小問題,我再補充進行了一些引導,以后每次的區域活動,娃娃家的整理都出乎我的意料。
在幼兒園經常會有各種評比活動,如“小紅花”等,就是榜樣激勵法的代表。雖然說“小紅花”的這種方式在現在備受爭議,但是我覺得在區域整理方面還是適用的。因為在班級中,總會有幾個自制力和能力比較差的幼兒。汪柯欽就是自制力很差的幼兒,她對手工是很感興趣的,所以每次區域她都選擇美工角,但是每次整理都是最后一個,因為她總是要把自己的作品做完。她對我的批評毫不在意,我行我素。對孩子進行觀察了解后發現,她被表揚后會很開心,很喜歡模仿。所以,抓住她的特點,我進行了榜樣激勵法這一招。對整理地好的幼兒進行表揚,或者得到一些物質的獎勵。同時,對汪柯欽的及時的一點點進步進行鼓勵表揚并對她提出更進一步的希望。這種辦法對她來說很管用。她的區域活動后的整理習慣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對于全班來說,這種方法比較適用,每個人只要整理有進步就會有獎勵,就可以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不僅提升了幼兒的成功感和自豪感,對教師的管理也有促進作用。
幼兒園的教育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就是家長,在這個方面也需要家長的配合。我發覺,家里的教育比較重視得孩子在區域活動后整理也會好。對于一些需要提升的幼兒,及時和家長溝通,告訴家長整理習慣的重要性,需要家長的共同配合。同時和家長積極溝通家里應該怎樣教育孩子。如自己房間的整理,玩具玩好后的整理,吃飯后的整理,衣物的整理擺放等,及時引導提醒幼兒進行有序快速地整理,同時家長及時告知老師幼兒在家的情況,老師對幼兒的進步及時進行肯定和表揚。幼兒就會有很快的進步。
區域活動中,幼兒進行玩耍是自由的,所有幼兒在選擇活動時都會挑自己喜愛的來進行,自然而然也就沒有時間觀念。在集體面前的規則約束只會對一部分幼兒起作用,一些控制力弱的幼兒就會不起作用。對于這部分幼兒,教師不能以老師的身份去命令他們,這樣就會適得其反。老師應該以朋友的身份去和幼兒商量應該怎么辦。比如對于汪柯欽比較拖拉的情況,我會坐下來和她商量,要不我們先把作品放在作品袋里,等下次的時候再繼續接著做。見她還是不肯收,我就說要不高老師先幫你保存著,放學后高老師和你一起做,好嗎?她看看我的眼睛,放下了手中的材料,開始整理了。
區域活動后整理習慣養成了,對于其他方面的整理都會有幫助的,因為在幼兒喜歡的事情面前,幼兒都會進行自控和整理,說明他越來越理性,對幼兒的成長也有幫助。以上這四個方法是這個學期摸索出來的。我覺得可以由一條線貫穿:要平視幼兒,真正融入幼兒才能幫助幼兒。區域活動后整理習慣問題的探討是初淺的,但是我自身學到的東西是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