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靜
這期繪本的主角——小蟈蟈有寫日記的好習慣,我從它兩個多月的日記中看到它幸福成長的樣子。小蟈蟈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樣的呢?讓我們通過本期繪本《蟈蟈的日記》一起品讀。
每一個生命體都有不同的特征,就像一只蟈蟈,也有自己的“潛能”和“天賦”。小蟈蟈在自己的日記里沾沾自喜地記錄了它在跳遠上的“潛能”,甚至在夢中也對這一“潛能”意猶未盡,但其實它并未真正理解什么是“潛能”。它也會因為自己肚子大,被別人嘲笑而感到失落,但它卻沒有因此而自卑。在蟈爸蟈媽的引導下,它坦然地接受了“遺傳”的特點,并發現自己和爸爸一樣,有唱歌的“天賦”。從此便努力練習唱歌,最終提前畢業,成為“了不起的藝術家”。
1
自我欣賞是一種自信的表現。孩子最初會通過別人,特別是在他們心中有權威地位的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爸爸媽媽對孩子的評價以及自身的言行舉止就有著強烈的暗示作用。想讓孩子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并欣賞自己,就需要爸爸媽媽首先學會欣賞自己的孩子并對他加以正確的引導。正確認識自己、欣賞自己可以成為孩子幸福的源泉,可以讓孩子為自己樹立明確的人生方向。

2

小蟈蟈有著很強的感悟力,在它的日記中,非常感謝媽媽每天給它做不同的早餐,也明白什么叫“現在你所擁有的,也許就是他人求之不得的”,因為它的好朋友小蟋蟀每天早上吃的都是紅薯須根,正為沒有豐盛的早餐而感到苦惱。從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點滴的愉悅,會讓孩子的幸福感大幅提升。例如,引導孩子去體悟父母陪伴時的感受、與小伙伴一起玩耍時的感受、獨自相處時的感受,或者只是一次刷牙、洗澡,一次吃飯、喝水,一次靜坐、走路時的感受。每一次平凡的感受都會積累出不同的幸福感。
成長的使命在于收獲與突破,因此孩子會面對許多重要的節點,這些節點既是上一個成長階段的終點,也是下一個成長階段的起點。就如同孩子從出生到上幼兒園,然后進入完全不同的小學階段。緊接著還有初中、高中、大學以及進入社會。而這一步步的成長都需要孩子去獨自面對,去完成他自己的使命與責任。

3
繪本《蟈蟈的日記》中,小蟈蟈在成長中對自己的認識與欣賞,以及對生命本身的體悟與接納,正是提升孩子幸福感受力所需要的。同時,繪本的畫風清新可愛,色彩明亮豐富,背景多用星辰日月、愛心花卉點綴,如同一首描繪美好生活的詩篇,讓孩子在閱讀時油然而生一種幸福感。另外,《蟈蟈的日記》中描繪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昆蟲世界,通過一個個小故事展現了不同昆蟲的特點和生活習性,幫助孩子探索自然的奧秘。蟈蟈、蟋蟀、螻蛄、磕頭蟲、竹節蟲……這些昆蟲都會發生哪些好玩兒的故事呢?趕快帶著你的寶貝一起去揭秘吧!
4

小蟈蟈也面對了這樣的成長過程,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出色地在“蟲生”的階段提前畢業了,開始完全離開父母,接受另一種成長。雖然這種成長對小蟈蟈來說不如以前那么輕松自在了,但它卻始終樂觀地接受新的挑戰。小蟈蟈堅信“北方田野的歌者”和“了不起的藝術家”是它作為一只蟈蟈的使命,所以它欣然地熱愛上了自己新的生活。這種熱愛,會讓小蟈蟈一直幸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