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超文
【摘 要】目的:探討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剖宮產的臨床處理體會。方法:在醫院2013年7月~2017年9月期間診治的重度子癇前期患者中抽取41例作觀察組研究對象,采取剖宮產方式終止妊娠,同期選取41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作對照組研究對象,以陰道引產方式終止妊娠,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以及圍產兒預后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是4.88%,圍產兒窒息率是7.32%,病死率為0;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是19.51%,圍產兒窒息率是24.39%,病死率為9.76%;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圍產兒預后指標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剖宮產的臨床處理效果肯定,可減少患者并發癥,并改善圍產兒預后,可推廣。
【關鍵詞】重度子癇前期;剖宮產;臨床處理
【中圖分類號】R714.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2
重度子癇前期,指的是妊娠高血壓進展至十分嚴重階段時的病癥,患者出現子宮內胎兒發育遲緩、胎兒窘迫、胎盤早剝、產后大出血等嚴重妊娠結局的風險極大,若未能通過合理手段終止妊娠,可對母嬰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本研究為確定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剖宮產的臨床處理效果,對41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以剖宮產方式終止妊娠作為觀察組,并以41例以陰道引產終止妊娠的重度子癇前期患者作為對照組,現報道兩組并發癥發生
率以及圍產兒預后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次觀察組、對照組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各41例,均在2013年7月~2017年9月期間就診,均與《婦產科學》中重度子癇前期臨床診斷標準相符合,排除神志不清、臨床資料不完整者,患者均簽訂知情同意書,且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學委員會審批。其中,觀察組患者年齡為24~38歲,平均年齡為(29.72±1.75)歲;產次:初產婦22例,經產婦19例;平均孕周是(35.97±2.67)周;對照組患者年齡為25~38歲,平均年齡為(29.75±1.71)歲;產次:初產婦21例,經產婦20例;平均孕周是(35.99±2.64)周;兩組患者平均年齡、產次、平均孕周等基線資料的統計學對比結果提示其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處理方法 對照組應用陰道引產方式終止妊娠:對于病情得到控制,且宮頸條件基本成熟的患者,醫護人員可應用人工破膜法引產,對于羊水清亮患者,可取縮宮素予以靜脈滴注治療,從而實現引產目的。醫護人員應對孕婦、胎兒的各項指標變化予以密切觀察,若癥狀無法控制,則及時轉成剖宮產;觀察組應用剖宮產方式終止妊娠,在術前1d取5%葡萄糖溶液溶入25%硫酸鎂注射液15~30g內予以持續靜脈滴注,并將滴速調整為1~2g/h。根據患者血壓情況及時調整用藥劑量,每隔2h檢查其膝腱反射進行檢查。剖宮產手術前,應先予以硬膜外麻醉,并嚴密觀察患者血壓變化,以免其發生子癇。在患者子宮下段取橫向切口,以子宮下段剖宮產手術取出胎兒及其附屬物,以連貫鎖扣方式縫合患者子宮切口。
1.3 觀察指標 (1)統計兩組孕婦的并發癥發生率;(2)統計兩組圍產兒病死率、窒息率,評估其預后。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本組研究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實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使用#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無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是4.88%,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是19.51%,其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2.2 對比兩組圍產兒預后 觀察組圍產兒窒息率是7.32%,病死率為0;對照組圍產兒窒息率是24.39%,病死率為9.76%;上述對比均存在統計學差異(均P<0.05)。
3 討論
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對產婦、圍生兒均可造成嚴重不良影響,而重度子癇前期作為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進展到最后階段的表現,通常存在血壓持續上升、抽搐、水腫等臨床癥狀,一旦處理不當可引發不良母嬰結局。當前,臨床上對于重度子癇前期尚無特效療法,大部分患者可在分娩后即消除重度子癇前期相關臨床癥狀,因而建議應用終止妊娠方式治療本病。終止妊娠可快速改善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病情,是保障孕婦、圍產兒的生命安全最有效措施。但絕大多數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尚未臨產,因宮頸成熟度不足,加上機體小動脈處于痙攣狀態等因素,導致患者胎盤組織內的血流量持續減少。同時,患者宮縮時,胎兒容易因血液供給不足,出現缺氧現象,進而并發窒息癥狀。因此,重度子癇前期患者采取陰道引產方式終止妊娠的成功率較低。相較于陰道引產,剖宮產作為解決產科難題的重要手段,可在最短時間內取出胎兒,幫助胎兒快速脫離不良環境,解除致病原因,從而預防胎兒在孕婦宮縮時受傷,下幅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并改善圍產兒的預后。終止妊娠是確保重度子癇前期孕婦及胎兒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但是,多數重度子癇前期孕婦孕周較短,宮頸尚未發育成熟。加上在痙攣的影響下,極易給身體中小動脈造成影響,降低胎盤血流量,導致孕婦在發生宮縮時給胎兒造成傷害,導致其因供血不足而缺氧。而采用剖宮產終止妊娠能有效促使胎兒快速離開孕婦子宮內缺氧的不良環境,有效對病因進行解除,還能防止宮縮給胎兒造成較大傷害。而且,在對重度子癇前期孕婦實施剖宮產終止妊娠時,需要對孕婦及胎兒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尤其重視加強孕婦血壓監測,觀察其子宮收縮及陰道出血量、體溫變化情況等,還要密切觀察子嫻前癥狀,防止孕婦出現子嫻。在對孕婦腹部切口進行處理時,需要嚴格堅持無菌操作。完成手術后,指導孕婦多食用高熱量、高纖維素、高蛋白的食物,一方面充分補充營養,另一方面,盡快恢復孕婦腸道功能。針對存在全身水腫的患者,嚴格限制其攝人鹽的含量。本研究結果提示,研究組產婦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胎兒窒息率、病死率均低于對照組,且對比均存在統計學差異,充分證明了重度子癇前期患者以剖宮產終止妊娠的良好效果。經本次研究,筆者認為在對重度子癇前期患者以剖宮產手術方式終止妊娠時,應嚴密監測孕婦、胎兒的生命體征,并及時觀察、控制子癇前癥狀,處理傷口時應遵循無菌操作原則,術后予以高蛋白、高纖維素食物,促使患者早期康復。綜上所述,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剖宮產的臨床處理效果滿意,可有效改善圍產兒預后,并減少患者并發癥,從而改善母嬰結局,值得推廣應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王春慧.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剖宮產的臨床處理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4(22)
史新麗.通過剖宮產手術終止重度子癇前期妊娠的臨床療效評估[J].中國衛生產業.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