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紅
【摘 要】目的:探討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的臨床護理干預。方法:選取我院76例糖尿病腎病患者分組接受透析治療,分析研究。結論: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較易引發多種并發癥,嚴格影響患者正常生活以及工作,因此,應制定詳細的護理措施,減少并發癥,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同時做好必要的透析監測工作,可有助于患者順利接受治療,早日康復,值得應用推廣到臨床治療中。
【關鍵詞】糖尿??;血液透析;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9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2
相關臨床研究表明,當前我國的糖尿病發病率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嚴重者會導致患者出現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胃腸道病變以及持續性糖代謝紊亂,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臨床多采用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療糖尿病腎病患者,但透析后并發癥多,致死率較高,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命質量。
為研究分析血液透析后給予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護理措施,該研究分析該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間收治的76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糖尿病腎病患者,給予患者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現報告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依次按照住院順序選取該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腎病患者,男46例,女30例,年齡為36~76歲,平均年齡為56周歲。糖尿病分型為:1型糖尿病29例,2型糖尿病47例。并發癥:合并視網膜病變14例,感染11例,神經病變8例,高血壓7例,腦血管6例,冠心病5例。該研究的患者均先接受血液透析治療。
1.2 方法 均給予患者為期一周2-3次透析,每次透析的時間為4h,透析的血流量為200~250mL/min,透析流量為500mL/min,除患者出現出血傾向外,均給予患者全身肝素化透析,采用動靜脈內痿或永久性頸靜脈置管的血管通路。實施透析后于皮下注射人類促紅細胞生成素為3000~6000U/w
2 結果
在整個透析過程中,76例患者中34例出現高血壓,32例出現低血壓,2例出現失衡綜合征,7例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出血現象,1例導管出口出現局部輕度感染。
3 護理
3.1 心理護理 因糖尿病病史時間長,晚期治療效果不佳,實施的血液透析方法為一種終身替代療法,在治療期間患者身體會微感不適,且治療期間患者正常生活飲食、飲水受到限制,采用透析治療價格昂貴,給患者的精神以及經濟方面均造成較大的壓力,而導致患者表現為消極、抑郁、低落。因此,醫護人員在工作中,應針對患者具體心理狀態而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認真觀察患者具體臨床表現,多給予患者鼓勵安慰,向患者講述一些成功的治療案例,增強患者的成功接受治療的信心勇氣,有利于患者在治療中積極主動配合醫護人員。其次,患者所產生的不良心理情緒,多是因又對疾病以及血液透析相關方面知識認知不足,因此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健康知識教育,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告知患者相關疾病方面的知識,以及如何科學治療,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讓患者對自己的疾病有充分的認知,主動配合接受透析治療,提高患者生命質量,鼓勵患者認知自我,增強自信,并提前告知患者在治療中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及并發癥,讓患者提前做好心理準備,緩解患者的不安緊張情緒,同時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獲得家屬的配合支持,有利于保證患者早日康復。
3.2 飲食指導 糖尿病腎病患者因長期飲食被限制,不能飲食含糖、蛋白質食物,因此患者普遍表現為營養不良以及消瘦等癥狀,因此要接受透析治療的患者,應在血液透析前,給予患者充足的飲食影響,控制熱量,多給予患者食用低磷、低脂、優質高蛋白食物,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于兩餐之間給予患者適量點心,保證飲食均衡,嚴格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在蛋白質攝取方面,若患者透析充分,可將攝入量控制在1.2~1.4g/(kg·d);<60歲的患者每天攝入熱量為35kcal/(kg·d),若患者年齡高于60歲,每天攝入量為3035kcal/(kg·d)。同時在飲食中適當增加不飽和脂肪酸比例有利于改善尿毒癥;食用的膽固醇&1e;200mg/d。在食用蔗糖制品時,給予患者適量的粗制米面,減少攝入磷;其中無尿患者高鉀的發病率較高,將每天鉀的攝入量控制在2000mg以內。在攝入水鈉方面,因患者為高血糖患者,其易感口渴需水量大,且患者極易出現水腫,因此在透析期間應反復教育患者對體重控制的重要性,應控制增加的體重在標準體重的3%~5%。嚴格按照相關醫囑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并告知具體該病的飲食原則,制定科學的食譜。
3.3 動靜脈內瘺的護理 內痿作為患者的是“生命線”,糖尿病腎病患者普遍存在血管病變,針對患者疾病的特殊性,在使用瘺管時應嚴格謹慎,應在內痿6周成熟后才能使用。術后將患肢適當抬高,在醫護人員的引導下對患肢進行必要的功能鍛煉,增強營養,有利于血管充分擴張醫護人員應提高自我護理水平以及穿刺技術,合理、有效的使用瘺管,采用“繩梯法”對患者實施穿刺;透析結束后立即對患者實施壓迫止血的治療方法;采用抗凝治療高凝患者,并提醒患者做好內瘺肢體的保護,指導患者自我進行血管檢查,檢査觸摸是否存在震顫,若無震顫,則應立刻到院接受治療,日常中,患者多進行曲腕握拳運動,帶動血液正常循環,防止痿側肢出現穿刺等并發癥。若穿刺部位出現硬塊,臨床一般采用按摩方法,于硬塊處涂抹喜療妥涂擦,2次/d,每次按摩時間為15min,治療效果顯著。
3.4 嚴格控制血糖水平 透析中血糖波動以及高血糖是一項獨立誘發糖尿病腎病的文獻因素。因此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療過程期間,患者體內的葡萄糖會損失20~30g,且采用五湯透析液,極易導致患者出現低血壓、低血糖等并發癥。因此,應綜合考慮多種可能會對血糖波動產生影響的因素,并對血糖變化進行嚴密監測,控制血糖水平。醫護人員應指導患者如何自我操作血糖儀進行血糖監測。
3.5 并發癥護理
3.5.1 預防感染 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患者因營養攝入不足,極易出現免疫功能低下等情況,極易發生感染。因此,在醫護人員工作中,應嚴格保證實施無菌操作,做好皮膚以及清潔工作,定期清洗臥床患者的隨身衣服以及床單
3.5.2 低血糖的觀察以及護理 在血液透析治療中,患者低血糖較為常見,主要表現為嘔吐、反應遲鈍以及嗜睡,少數表現為虛弱、冷汗。因此在血液透析中應對患者臨床癥狀進行密切觀察,若出現低血糖表現,應靜脈推注高滲糖4060mL治療,對于低血糖較為頻發的患者,應對胰島素的用量以及口服降糖藥物情況進行控制。
4 討論
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交易引發多種并發癥,嚴格影響患者正常生活以及工作,因此,應制定詳細的護理措施,減少并發癥,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同時做好必要的透析監測工作,可有助于患者順利接受治療,早日康復,值得應用推廣到臨床治療中。
參考文獻
中華護理學會血液透析專業委員會.血液透析專科護理操作指南[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01):35.
翟麗.實用血液凈化技術及護理[M].科學出版社,2018(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