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舒麗
【關鍵詞】留置氣囊導尿管;并發癥;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2.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1
留置氣囊導尿管作為一項基礎護理技術,與普通導尿管比較,它具有操作簡單,易固定,不易滑脫等優點。但留置氣囊導尿管屬侵入性操作,如果使用方法不恰當,也會引起拔管困難、尿道損傷出血、泌尿系感染、導管脫落、漏尿等常見并發癥,不但對病人的身體造成極大的痛苦,也給病人帶來了額外的經濟負擔。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院于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留置氣囊尿管患者280例,其中男210例,女70 例,年齡30 ~80歲。出現并發癥的有20例,其中尿路感染8例,尿道黏膜損傷出血 6例,漏尿5 例,導尿管脫出1列,拔管困難1例。
2 并發癥
2.1 泌尿系感染 尿路感染是導尿術中及術后最常見的問題,導尿作為一項侵入性操作,可使機體局部抵抗力下降,導尿管作為異物進入機體,刺激機體引起分泌物增加,有利于細菌的繁殖。文獻報道[1]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是醫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在我國占醫院感染的20.8%~31.7%,位居第二,僅次于呼吸道感染。下尿道是一個無菌微環境,避免操作中病人精神緊張或導尿管的選擇不合理或護士在操作時插入導尿管粗暴而損傷尿道粘膜,破壞泌尿系統的天然防御屏障。此外,操作者缺乏無菌概念,導致細菌侵入輸尿管及膀胱;留置導尿期間,會陰護理不到位;引流裝置放置不正確及漏氣等均可引起尿路感染。
2.2 尿道損傷出血 氣囊導尿所致尿道損傷占醫源性損傷第一位[2]。女性尿道寬、短而直,長約3~4cm;男性尿道長約18~20cm在行程中粗細不一,有2個彎曲3個狹窄的生理解剖結構特點,插管時較女性困難,更易損傷尿道。最常見的是導尿管的插入的深度不夠,過淺使部分氣囊緊貼在后尿道處,長時間壓迫引起尿道粘膜損傷出血。其次是不當行為引起的尿道損傷如護士操作動作粗暴、不熟練、選擇導尿管型號不適宜;清醒的患者自己強行拔管,導致尿道損傷,血流不止;神志不清煩躁的患者,拉拽導尿管,護理員未及時發現阻止導致的尿道損傷;還有尿管因素如導尿管表面凹凸不平粗糙、質量不合格、氣囊回縮不良等。
2.3 漏尿 選擇的導尿管型號不合適,尿管過細或氣囊內液體過少 。若尿管較粗而氣囊內所注液體太少,尿管的粗細與氣囊內液體不成正比,不能完全卡住膀胱尿道口,膀胱頸處于開放狀態,當膀胱內壓力大于尿道夾閉能力,即出現漏尿[3]。老年及癱瘓長期臥床的病人,因尿道括約肌、盆底肌松弛收縮力差,尿道內口與導尿管不能緊密貼合也可引起漏尿現象。當膀胱不充盈時,導尿管插入過深,導尿管頭部位于膀胱體或底部,而不是膀胱三角區,三角區的尿液就會沿著導尿管流出,如果此時選擇的導尿管太細,尿液就會沿著導尿管漏出來。
2.4 導尿管脫落 導尿管氣囊內注水過少,致使尿管自行滑出;氣囊內注水過多,可導致氣囊破裂,注入的水流入膀胱,導管同樣會滑出。意識不清的患者,無意識的過度牽拉導尿管也會引起導管脫落。
2.5 拔管困難 長期留置導尿的患者更容易出現這種問題。常見的有氣囊內注水過多,導致氣囊回縮不良無法拔出;氣囊阻塞使注入的水抽不出來;未抽盡氣囊內水就盲目拔管導致平滑肌痙攣等均可引起拔管困難。
3 處理措施
3.1 防止尿路感染 首先醫護人員操作前徹底洗凈雙手,流動水沖洗,擦干后消毒戴無菌手套,插管過程中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熟練掌握留置氣囊導尿管導尿技術,插導尿管動作要輕柔、迅速、準確,避免反復的插管。其次操作前時要評估患者一般情況,選擇合適的導尿管并且做好患者的解釋工作,緩解緊張情緒。定期更換導尿管及導尿裝置,做好會陰護理,每日2次用0.5%碘伏棉球消毒會陰、尿道內口及導尿管近端10cm范圍,男性患者應翻開包皮消毒。合理放置引流裝置,引流袋放置應低于恥骨聯合水平,留置期間鼓勵患者多飲水,以保證尿路的通暢,防止尿液反流,引起逆行感染。
3.2 防止尿道損傷出血 熟練掌握男性及女性的尿道的生理解剖結構特點,插管的深度應適宜。入院時要認真評估患者,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性別選擇適合型號的導尿管,成人選擇18~24號,青年選擇12~16號為宜。神志不清的患者應用約束帶固定雙手,防止強行拉拽引起尿道損傷出血。
3.3 漏尿的處理 選擇粗細適宜的尿管,在保證最佳導尿效果的情況下,盡量減少氣囊內注水量,成人注水量約10~20ml,兒童約為5~8ml。如果注水量過少,可先消毒尿道內口及導尿管近端后,輕輕的將氣囊導尿管向內推2~3cm,使氣囊脫離膀胱尿道口,再注入約5~10ml水,不可注入過多,以防氣囊破裂。文宗武[4]根據尿道松弛的老年男性患者,選擇直徑較大的20~22號氣囊導尿管,并輕輕牽拉導尿管,可以有效防止尿液外滲。
3.4 妥善固定,防止脫落 氣囊內注水或空氣要適量,不可過多也不可過少。另外要把尿管固定于一側的腿部,留有一定的活動空間,避免反復的牽拉,引起脫落。導尿管上貼警示標記,護理人員要加強檢查,對于精神或神志異常的患者必要時可用約束帶。
3.5 拔管困難的處理方法 插管前要仔細檢查導尿管的質量,特別是氣囊情況。遇到氣囊阻塞不能回抽水時,可用剪刀剪開導尿管,氣囊內的水就可自行流出。氣囊內注水及空氣的,護理人員應在護理記錄單上標明注入量,防止殘留,導致拔管困難。
參考文獻
胡潔.淺析導尿管感染的預防.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1,11:129—130.
許曉明.醫源性尿道損傷138例診治體會[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3,18(3):190—191.
李為兵.漏尿點壓力測定在女性壓力性尿失禁中的應用[J].解放軍醫學雜志,2003,28(2):142—143.
文宗武.老年男性病人使用不同型號導尿管留置導尿的臨床觀察.河北醫學,2005,9: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