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宛霖 高輝 蔡炯
本文系北方工業大學2018年度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科技創新與高校遷入引領雄安新區的變革”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雄安新區是一個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它對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培育全國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以及區域協調協同共同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本文從雄安新區建設新城市探索、集結創新力和創建創新生態系統等三個方面對雄安新區實施創新發展戰略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雄安新區、創新驅動、創新生態系統
一、雄安新區是新城市建設的探索
目前我國的發展現狀,無論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都幾乎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城市病接踵而來的局面,各個城市產生了交通擁堵、霧霾污染、住房緊張、環境惡化、人口增長過快等一系列問題。人們已經認識到城市病的危害。雄安新區建設不僅要建設一個新城市,更是國家全面改革的建設性試點。
首先,因為雄安新區還沒有被過度開發,非常適合進行未來的規劃和發展等;其次,雄安新區擁有良好的地理優勢,處于京津冀重要經濟區,距離北京和天津兩個重要城市的距離都比較近,交通十分便捷、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發展空間大,具備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另外,雄安新區的發展受到了各部門的高度重視,都將建設雄安新區作為一大重點發展對象,這樣雄安新區就能夠發揮制度的優勢,建設可以變得更加高效。
因此,雄安新區建設附國之所望,在建設初期,雄安新區就被就賦予突破城市病出現的建設性發展方向。建設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既是國家對雄安新區的戰略定位,也是新時期雄安新區探索創新發展模式的歷史使命。雄安將是一座全新的城市,這個“新”不僅僅在于它是新建之城,也在于城市規劃建設中的“新意”。雄安新區的發展必須要有新的思路,和創新的思想,它將是我們對城市建設一個全新的探索。這必須要依靠內涵發展、創新驅動,才能探索出一條解決當今社會發達城市人口密集的道路。
二、雄安新區的創新驅動發展需集結創新力
雄安新區的創新驅動發展首先應該具有集結創新能力,創新是雄安新區建設性發展的首要動力。在創新過程中最具意義的就是必須要綜合各大城市的問題來考慮,尋找并挖掘科技與創新資源,建立各地協同合作機制。其次,另一方面就是著力發展“京津冀共同體”,打破僵化格局。在北京,天津的大力支持下抓住時機,綜合京津冀的實際情況來優化雄安新區的創新發展模式,盡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雄安新區的創新驅動發展還應該具有原始創新能力(張貴2017)。雄安新區要作為非首都功能主要承載地,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依靠原始創新來孕育發展活力和動力。也正是因為“一張白紙好作畫”,一些多年來社會經濟改革發展中其他城市遇到的發展問題都可以在雄安新區的建設上放手大膽嘗試。正如針對中國的城市病,可以有針對性的從初期遏制其形成和惡化。通過原始創新,讓雄安新區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以此來增強雄安新區的示范作用,逐步形成能夠引領世界的科技創新能力。
通過一系列創新型建設使得雄安新區能夠成為我國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并且帶動地方、行業創新基地發展,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氛圍,塑造出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發揮創新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地區,從而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的深層優化,為全國其他地區做出表率和示范。
另外,雖創新但也不能忘本,雄安自身的文化也要取其精華,結合新時代發揚光大。這也是國家大力建設雄安新區的意義所在了。
三、雄安新區需創建創新生態系統
雄安新區作為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身上肩負著多重使命。雄安新區不僅要實現自身的創新驅動發展,還要引領相關區域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因此,雄安新區必須構建創新主體廣泛、創新環境良好的創新生態系統,這是實現其歷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在創新生態中,技術,知識,經濟創新依附著相應的運作主體,主體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系、互利共生的關系。從宏觀角度來看,創新主體依附于創新生態,只有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創新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因此,推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一定要圍繞著創新驅動來發展,加快推進制度創新轉型,建立健全主體培育與環境優化的創新體制,建立有獨創性,建設性,可實踐于更多城市的創新性生態建設。
首先,創建雄安新區創新生態系統必須要以“綠色”為主,要努力打造出綠色生態文明新城以及綠色交通體系。在霧霾肆虐的京津冀地區,綠色發展非常必要,同時整個世界都需要大力整頓環境,戰勝霧霾。這時就急需一種新的發展模式改變這種惡劣的環境危機。然而在創新生態系統建設的過程當中,雖然我國經濟正處在穩中求好的大勢里,但“大城市病”尤為明顯,目前中國還沒有一個完全剔除城市病的發達城市,消除城市病與經濟發展往往相悖。因此雄安新區的創新發展可以借鑒的經驗有限,雄安新區必須依靠自己走出一條新的發展之路,從而成為一個可供中國城市借鑒的建設性規劃格局。
其次,教育業也是一個城市發展的關鍵所在,想要建成雄安新區創新生態系統就必須要引進和建設一批綜合型、引領型一體的創新型大學、重點科研院所等,為實現科技創新提供堅實的保障。凝聚高水平科技隊伍、培育創新人才,為進一步調動優勢科技資源,匯聚、激勵、培育優秀創新人才和綜合性創新的國家級科研隊伍,是建設高端創新高地的關鍵所在。雄安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緊挨著北京這樣一個人才資源極為豐富,高科技人才遍布的城市,這樣的地理優勢有利于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過程中提升產業發展層次,打造集科學研究、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為一體的創新生態系統。
最后,筆者認為,雄安新區可以借助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帶來的巨大機遇,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激發創新活力,努力壯大中小微型企業,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為創新型企業提供融資便利。對于一個城市的發展而言,企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業的發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的發展情況。企業能夠帶動經濟的發展,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帶動整個城市的迅速發展。引入帶動能力強、發展前景好、技術溢出效應明顯的創新型企業,是營造雄安新區良好創新生態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張貴,劉霄.雄安新區:創新生態系統建設與金融支撐[J].金融理論探索. 2017.第六期.
[2]劉娟,馬學禮.雄安新區創新驅動發展新路徑[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8.4.第35卷,第8期.
[3]賀軍.雄安新區需要新模式[J].專欄.2017.
[4]葛全勝,董曉峰.雄安新區:如何建成生態與創新之都[J].地理研究.2018.5.第37卷,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