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新榮
近年來,鳳縣針對黨建工作吸引力不強、參與率不高、實效性不佳等問題,探索以微平臺、微視頻、微心聲、微黨課、微行動為主要內容的微黨建體系,使黨建工作變單打獨斗為全員動員、廣泛參與,變“體內循環”為良性互動、融合發展,確保了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文明城市創建等中心工作有效落實。
“輕輕動動手指,基層動態觸手可及;上下翻翻網頁,心得體會一目了然……”鳳縣的廣大黨員干部經常通過互聯網隨時隨地發表體會感言、晾曬工作業績、交流黨建經驗。
平木鎮西山村黨支部書記楊勇感慨:“自從微平臺建立后,大家把活動開展情況發到微信群里,外出黨員在群里紛紛點贊留言,黨組織活動吸引力越來越強。”
依托互聯網、微博、微信的傳播優勢,鳳縣建立遠程教育+網站+網絡黨支部+微博+微信“五位一體”黨建微平臺。黨的理論政策、決策部署第一時間發聲,重大節日和重大活動期間第一時間傳遞基層聲音,基層先進經驗、創新做法、典型事跡第一時間采集,綜合運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素材統一發布,形成縣—鎮—村(社區)—黨員干部“一線到底”的網絡平臺格局。據統計,通過微平臺先后發布黨務知識、動態消息、典型經驗等信息3560余條,累計瀏覽量達60余萬次,支部活動參與率由原來的60%左右,提升到80%以上。
“宣傳片生動、形象地將‘十嚴禁’以動漫形式表現出來,讓農村黨員干部在觀賞影片的同時,更深地將換屆紀律牢記于心。”在村“兩委會”換屆期間,鳳縣制作的“十嚴禁”紀律要求微動漫發布后,在全縣黨員干部中迅速傳播,并被省內多個市縣轉發推廣。微視頻一改傳統的說教方式,以新穎活潑、生動形象的視頻形式,將嚴肅的紀律與動漫特有的視聽手段有機結合,提醒和告誡農村黨員干部在換屆中遵規守紀、不越“雷池”。
以微電影、微動漫等生動形象、反映直觀的微視頻系列為載體,鳳縣立足實際制作一批接地氣、鄉土氣息濃厚的視頻節目。注重挖掘基層典型案例和感人事跡,組織開展“最美黨員在身邊”隨手拍等活動,引導廣大黨員群眾向身邊榜樣學習。緊貼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等中心工作,通過事跡再現、現場講述、訪談對話等方式,用平凡故事講述黨員群眾比拼爭先的心路歷程,并通過微平臺發布,各級黨組織也將微視頻作為開展組織生活和黨員教育的生動教材。去年以來,聚焦脫貧攻堅、紀律作風、先進典型拍攝制作《致富花開》《我的青春我的村》等微視頻24部,有效喚醒了廣大黨員群眾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提振了干事創業的精氣神。
年初花椒遭受凍害后,雙石鋪鎮黨委利用微平臺回復快捷的優勢,積極組織黨員干部在線收集廣大椒農的困難和訴求,主動聯系轄區內非公企業黨員聶曉斌,購買價值35萬元的化肥、農藥等農用物資無償送給200戶貧困群眾。“有疑問咨詢,有困難求助,有建議發布,有經驗共享”,微黨建體系已成為各級黨組織的“便民服務站”和黨員群眾的“網上議事廳”。

鳳縣雙石鋪鎮新民街社區組織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為獨居老人包餃子
鳳縣把微黨建體系作為了解民意、解決黨員群眾訴求的重要途徑,在網站開設互動欄、在微信設置留言板、在微博開放評論區,讓黨員群眾隨時隨地咨詢政策、表達訴求、反映問題。各級黨組織原汁原味收集黨員群眾微心聲,用更接地氣語言、更富實效的行動進行在線交流、解疑答惑,回應關切。同時,政民互動欄目、縣長信箱、建議箱、留言簿等反映的問題,各級黨委政府通過走訪、座談會定期研究解決,推動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良性互動開展,真正打通了傾聽群眾心聲、服務百姓的“最后一公里”。
留鳳關鎮酒奠溝村村民周雙鳳在村微信群中詢問蒼術種植技術,一些黨員群眾也回復想學這個技術,該村副書記魏建新看到消息后,將微黨課開到蒼術地里,不僅為大家講解了種植技術,還輔導了十九大精神,受到群眾一致好評。像這樣通過現場教學、體驗式教學、研討式教學等形式的微黨課鳳縣已開展239節。
以“三會一課”為基本要求,結合“主題黨日”,鳳縣在各級黨組織中推行“微黨課”。講課主體上突出大眾化,鼓勵人人參與,讓每位黨員都有機會走上講臺。在內容上將黨課與農村實用技術、致富技能、助推企業發展等結合起來,可以是理論學習、傳授技術的“專業課”,也可以是交流心得、分享經驗的“小故事”。在形式上采取講紅色故事,班前會等措施,集中利用10分鐘時間,將微黨課開到田間地頭、車間班組、脫貧攻堅一線,變“灌輸”為“對話”,變“官話”為“土話”,變“固定”為“流動”。組織開展“微黨課”競賽活動,讓各級黨組織和黨組織書記取長補短,提高實效,真正讓“課堂+實踐”的教學模式成為強黨性、學政策、長技術、促發展的重要平臺。
在脫貧攻堅戰中,縣文管委采取“黨支部+微行動+微幫助”方式,組織“黨員志愿服務隊”,幫助3名貧困群眾建立“愛心菜園”,切實解決他們的生活難題。在重點項目太鳳高速公路建設征地拆遷中,沿線各級黨組織通過微平臺推送拆遷政策、解疑答惑,黨員干部積極參與政策宣傳解讀、消除村民對政策誤解、化解鄰里矛盾糾紛,換來了項目的快速度實施,實現了中心工作開展到哪里,微黨建體系就覆蓋到哪里。
以黨支部為單位,鳳縣農村黨員聚焦脫貧攻堅、機關黨員圍繞在職黨員進社區、黨員領導干部通過聯鎮聯村聯企聯戶等,開展“點亮微心愿、黨員在行動”等主題活動,以“組織搭平臺、群眾提訴求、黨員來領辦”為要求,通過入戶走訪、網絡平臺等方式,主動征集群眾心愿,以黨員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組織黨員結合自身優勢,結對認領、圓夢償愿。同時,堅持回訪制度,推動常態長效,引導廣大黨員把“崗位作貢獻”與“服務在身邊”緊密結合,在達成群眾一個個心愿中,爭做合格黨員、樹立先鋒形象。全縣通過微黨建體系幫助群眾完成623個心愿,解決生產生活難題41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