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濤 浙江省嘉興高級中學
編者按:為了讓我刊更貼近高中語文教學,也為了更好地利用教材編寫者的智慧,我刊特開設“課堂寫作”欄目,所寫作文題全從教材寫作專題而來。這既能提高學生對寫作專題的興趣,也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作文專題與之前單元的聯系,幫助他們更好地讀懂課文。
敘述和描寫是記敘文寫人記事最常用的方法。“敘述著眼于交代、介紹,使讀者明白、了解某個事實,而描寫著眼于刻畫、描摹,重在表現細微之處或側面局部,使讀者感受客觀對象,喚起想象和情感體驗。”對于敘述與描寫的區別,學生有很多形象的說法:敘述是在“線”上推進,描寫是在“點”上描摹。敘述“淡”如白水,順暢平淡;描寫“濃”如咖啡,芳香馥郁。敘述“直”如大道,帶我們快速通向終點;描寫“曲”如小巷,引我們駐足欣賞。敘述像歷史書上清晰的時間軸,串起往事;描寫像書簽停在那一頁,呈現往事。敘述“簡”如速寫,描寫“繁”如工筆。當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區別敘述和描寫時,學生就會自覺用描寫的方式加以區分。可在真正寫作時,有些學生就會忘記描寫而平鋪直敘,也有學生有描寫意識卻不能自如地運用描寫。這說明,我們的描寫意識還要強化。
描寫什么呢?不外乎人物、事物、事情和景物(環境)。
什么時候需要描寫?為展示背景環境時,例如《辛德勒名單(節選)》開頭部分的環境描寫;為推動情節發展時,例如《最后的常春藤葉》中老貝爾曼和蘇艾的對話描寫;為表現文章主題時,例如《我心歸去》開頭部分中抓住數字進行的細節描寫;為刻畫人物性格時,例如《一滴眼淚換一滴水》中對愛斯梅拉達喂水場面的描寫。
怎樣描寫呢?我們要抓住描寫對象的特征,比如《祝福》中對祥林嫂眼睛的描寫;要傳達出作者的情感,比如《一滴眼淚換一滴水》中對愛斯梅拉達喂水場面的描寫;要綜合運用多種手法,除了肖像、動作、心理、語言細節等描寫外,正面與側面、白描與細描、點面結合、動靜結合等技巧也要運用;要錘煉語言,努力做到用詞新鮮,比如《我心歸去》中,作者用“下一個鐘頭,下一刻鐘,下一分鐘”來表現度日如年、難挨分秒的痛苦狀和焦灼感。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其實一個人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等等,都能體現其性格修養、精神風貌和內心世界。
請以“瞧,這個人”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
提供材料的命題作文,既要關注命題,又要關注材料。從命題的角度說,這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瞧”是看的意思,提醒你去看,去注意。看什么呢?看“這個人”。為什么要看“這個人”?“這個人”是誰?“這個人”在干什么……我們可以往題目里不斷添加內容。再看材料,要求展現一個人的“性格修養、精神風貌和內心世界”。通過什么展現?“舉手投足、一顰一笑等等”。材料對命題做了進一步的說明,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來展現人物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