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望城區砂子塘新世博學校五年級 樊西子
爺爺在鄉下種了很多小菜,養了很多雞鴨。每次來我家都帶來我最喜歡吃的小白菜、土豆、雞蛋等等。美中不足的是,他的鄉下話常常鬧笑話。有一次,爺爺來我家,發現我光著腳丫在客廳里跑來跑去,便大聲質問:“你的‘孩子’呢?”我一怔:什么?我的孩子?直到他從鞋柜里拿出布拖鞋擺在我面前,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他把“鞋子”說成了“孩子”。
我覺得有必要教一教爺爺說普通話了。爺爺也很樂意學,說干就干,馬上就開課。爺爺已經七十開外了,習慣了說家鄉話,要糾正可真不容易,我決定從拼音教起。“a,o,e……請注意口型,張大嘴巴,a——”爺爺很認真地跟讀。看著他一本正經的樣子,我從心里升起一份敬意。還真快,一個晚上爺爺就學會了9個拼音字母。
從此以后,我每天放學后雷打不動地教爺爺念拼音和說普通話。不到一個月,爺爺就學會了所有的拼音和簡單的禮貌用語,收獲真不小啊!我還規定,在家里所有的人必須講普通話。在我的“高壓”下,爺爺的普通話進步神速。我們全家去上海旅游時,爺爺與當地人談話,他們還以為我們是北京人呢。爸爸說,我這個老師功不可沒啊!
爺爺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寫字不規范。中秋節,爺爺給我們籌備豐盛的晚餐,他的菜單上寫著“中秋晚歺菜單”。我嚴肅地指出:“爺爺,你的‘餐’字寫錯了!”爺爺滿不在乎地說:“我都寫了幾十年了,不會錯的。”見爺爺不相信,我拿來《新華字典》和爺爺一起查,怎么也查不到“歺”字,我對爺爺說:“這是一種不規范的寫法。”我還給爺爺講了一個故事,古時候有一個人考秀才,署名“生員××”,結果將“員”寫成“贠”,閱卷老師批示道:私和勾句,吉去呂臺,如若不服,革去秀才!爺爺聽了這個故事,連連點頭。在我的監督下,爺爺現在寫字一點也不馬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