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靖,董起廣
(1.陜西地建土地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西安 710075; 2.國土資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點實驗室,陜西 西安 710075; 3.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西安 710075; 4.陜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陜西 西安 710075)
節水灌溉工程是我國節約水資源、降低農業生產用水在國家生產中占比的重要手段,也是作物增產增值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國有大量的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已經投入使用且有部分已使用很長時間。而對于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實施后,是否達到工程建設的目標,需要經過多年的使用后進行工程項目后評價。在后評價工作中,不同的評價方法[1~5]、針對不同指標[6~9]的評價等已有大量工作,但是對于后評價指標體系中每個指標的定義而言,現階段沒有一個完整的、統一的標準參照執行。本文正對上述問題,結合《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后評價規范》(GB/T30949—2014)規定,對節水灌溉后評價需要的指標進行了系統性的整理、完善,以期為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后評價的后續發展能夠提供借鑒和參考作用。
2.1.1 前期工作評價
(1)前期工作程序的合規性后評價。在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建設的前期,其工作程序是否嚴格按照國家及地方的相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進行的,是否有違規現象。①立項依據后評價:工程項目在建設前期進行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對于整個工程項目而言是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所以,對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評價,分析該報告最初提出的工程項目的建設目標和規范、依據等是否明確與合理,從而對立項依據是否合法、合理及依據是否充分進行后評價。②決策程序后評價:決策工作制度是否完善取決于工程項目的決策程序是否規范化,決策程序是否規范化也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
(2)資質評價。我國相關規定明確表明,項目承建單位應當具有相應資質,并在其業務范圍內才能承擔相應的建設項目。①勘測設計后評價:水利工程勘測單位、設計單位的資質是否符合規定,勘測、設計單位人員擁有的專業資質是否符合規定,以上是保證勘測、設計兩方面的水平與質量基礎。②工程招投標后評價: 招標評價內容:招標程序是否符合國家的有關招標政策,招標主體、招標工作是否合法及招標文件和程序是否完整等; 投標評價內容: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定,對投標單位的資質、投標工作、投標過程及投標文件是否完整等情況進行評價。③開工準備工作后評價: 開工調查工作質量評價:調查施工特征、地點及施工對材料的要求、施工區域的自然條件和生活條件等; 勞動組織準備質量評價:領導班子、施工隊伍、規章制度的建立等;物資準備工作、施工現場的準備工作的質量后評價。
(3)方案合理性評價。對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建設的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與建設項目的初步設計方案是否合理進行評價。
2.1.2 建設實施后評價
(1)制度執行情況評價。對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制度的執行情況評價,包括: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工程承包合同制等4方面。建設項目能否嚴格按照規定執行“四制”,反映了建設單位是否制訂了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是否認真執行了水利部等相關部門與水利行業的有關規定;工程進度、質量、資金等內容的控制能否嚴格按照設計、業主單位的要求完成;是施工質量能否達標的十分重要的條件之一。
(2)投資評價。對項目建設資金的籌措方式,籌措資金的到位及使用情況,資金撥付的控制手段等內容進行評價。在已建的水利項目中,實際項目投資遠小于計劃投資,配套資金缺乏或不能落實。建設項目的資金如果不能及時、足額落實到位,實際的建設規模及工程質量很難得到保障。項目投資的落實程度對工程能否達到預期建設目標具有很大的影響。
(3)技術應用情況評價。節水灌溉工程項目應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等情況進行評價,是否對技術進步產生推動作用進行評價。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反應了現代農業發展的總趨勢,也反映了節水灌溉工程項目應有技術水平,也為節水灌溉事業不斷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4)竣工驗收評價。對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竣工驗收是否合規,竣工驗收的結論及工程的移交情況如何,工程建設遺留問題的處理情況進行評價。
2.1.3 運行管理后評價
(1)運行管理機構評價。對節水灌溉工程項目運行管理機構的設置,包括其設置層次、個數等;每個運行管理機構中,人員的配置情況;由運行管理機構制定的規章制度等情況進行后評價。
(2)工程運行管理評價。對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工程的完好性、運行狀況,是否嚴格執行相應的規章制度,工程運行的觀測資料是否完整、連續等情況進行評價。
(3)用水管理評價。對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區制定的水價的合法性,使用的計量設施及計量臺賬的完整性,水費征收管理制度建設及征收到位情況,用水管理組織作用的發揮情況等進行評價。
2.2.1 國民經濟評價
(1)經濟內部收益率EIRR。經濟內部收益率:反應了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對國民經濟的凈貢獻值,指有效運行期內,各年的經濟、效益流量現值的和,等于零時的社會折現率[10]。
(1)
式(1)中:RB—年效益(萬元);RC—年費用(萬元);n—計算期年數(年);t—計算期的年數序號,基準年的序號為0;—凈效益(萬元)。當EIRR≥8%時,表明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的運行狀況良好。
(2)效益費用比EBCR。經濟效益費用比是單位費用獲得的效益,也指在經濟計算期內現金流入量與現金流出量2者的折算現值的比值。
(2)
式中:EBCR—經濟效益費用比;RBt—效益(萬元);RCt—費用(萬元)。 當EBCR≥1時,表明節灌工程項目的運行在經濟方面是合理的。
(3)經濟凈現值ENPV。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的經濟凈現值(ENPV)直接反映了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對國民經濟的凈貢獻值,是工程項目實施后,各年的經濟效益按照建設期的社會折現率進行折現,并將折現值進行求和之后得到效益值。
(3)
式(3)中:is是現行的社會折現率。 一般項目的經濟凈現值都會大于0,等于0的較少,社會公益性的項目有可能出現經濟凈現值小于0的情況。但是,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只有經濟凈現值ENPV≥0時,水利項目在經濟指標上是合理可行的。
2.2.2 效果評價
(1)節水效果評價。灌溉水利用系數指灌入田間的有效水量與灌溉水源引進的總水量的比值,是反應灌溉工程、灌水技術的水平與灌水方式及灌溉管理水平對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狀況的一項綜合指標。
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實施后,必定會對當地的灌溉模式產生一定的影響,而畝均節水量的大小,可以直觀的看出項目實施后的效果。
(2)增產增收效果的評價。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實施后,項目區畝均增產量、畝均增收量是直觀反應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實施后節水效果重要指標。
(3)肥料施用及土地占用效果評價。對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實施前后當地肥料施用量進行計算,預估產值,進行施肥量效益的評價;對項目區獲得同樣產值所需耕地面積多少進行評價。
(4)能源消耗及省工效果評價。對節灌工程項目區的能源消耗量及省工的效果進行后評價。
2.3.1 環境影響評價
(1)水環境影響評價。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實施后,應對項目區及周邊地區的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狀況以及地下水位的變化情況進行評價。
(2)土壤環境影響評價。需要對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區的土壤污染及澇、漬、堿的影響情況進行評價。
(3)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對農田小氣候的影響,對項目區及周邊湖泊、濕地、林草、局部氣候的影響均需要進行評價。
2.3.2 水土保持評價
對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區可能產生的土壤侵蝕和流失狀況進行評價。
2.3.3 社會影響評價
(1)農業生產方式。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實施后,項目區農業生產方式有哪些改變,改變程度如何。由于地域差異,我國各地的農業生產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而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的實施,必定會帶來項目所在地區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對其轉變程度和類型等進行分析,為為預建項目提供建設經驗的借鑒。
(2)農民人均收入。項目區農民人均年經濟收入值的多少,反應了項目區農民的收入水平,對進一步促進社會穩定,促進社會進步有很大的作用。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對項目區的經濟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影響,由于節水灌溉技術本身的優點,必定會使得當地居民的人均收入有所提高。但人均收入水平變化了多少,需根據當地種植作物及作物種植結構而定。
(3)減少貧困人口。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實施后,對項目區的經濟發展的促進主要體現在貧困人口的減少量方面,這是一項衡量節水灌溉工程項目效果的重要指標。減少貧困人口比例,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大基本目標,特別是完成社會主義整體小康生活。節水灌溉技術對于一些經濟作物的灌溉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必將對減少我國貧困人口產生巨大的推進作用。貧困人口減少的比例,直觀地告訴農民節水灌溉的好處,會進一步調動人民的積極性,加速我國節水灌溉事業順利進行。
(4)勞動生產率。建立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就是為了解放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勞動生產率是反應其成果的一項重要指標。節水灌溉技術有部分為機械化管理、自動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農村勞動力。
(5)促進社會進步。是否促進了項目所在地的社會進步,主要的依據是水事糾紛的減少情況。
2.4.1 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的目標后評價
(1)實現程度評價。節灌工程項目實施后,實際的運行狀況是否與預期的目標一致;當二者出現偏差時,需要對出現的偏差進行原因分析。
(2)適應性評價。對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實施前預定目標的合理性、準確性、必要性進行評價。
2.4.2 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的可持續性后評價
(1)內部條件評價。①規模因素:節水灌溉工程項目是否具有經濟規模和效益;若無經濟規模,是否易于拓展;②技術因素:項目建設及管理中所采用的技術是否具有成長性和競爭性;③環境因素:節水灌溉工程項目本身的環境污染基本上不存在,但其對周圍的農田小氣候、生態平衡等的影響是否符合國家、地方的相關規定;④機制因素: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的體制和管理水平決定了項目的長足發展、項目區不同群體的利益關系;⑤人才因素:能否合理的安排人員結構配置、合理開發與利用人力資源、充分促進人才的才能發揮。
(2)外部條件評價。①資源因素:對于節水灌溉工程項目而言,最為重要與關鍵的是水資源,水資源的儲量與可持續性是制約項目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不斷延續的資源開發時間,水資源的儲量能否得到及時補給及補給量的多少成為了一大制約因素。②自然環境因素:生態保護是每個建設項目都要重視的一大因素,自然環境的劇烈變化會導致整個項目在實施后可能無法應用。生態保護亦成為重中之重的因素。③社會環境因素:項目區群眾對項目的支持程度與認可度決定了其能否在當地大力發展、良好發展,而當地政府對項目的態度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④資金因素: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的建設,資金是項目能否實施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所需資金來源是否有可靠、能否按時按量到位,對項目的發展及運行有深遠的影響[11]。
2.5.1 評價結論
對于節灌工程項目的評價結論而言,其是對后評價工作的總結,其是否真實、可靠,能否具有一定的普適性、借鑒性,是非常重要的。對評價結論的總結,需要對前述各種后評價結論進行有機的、統一的糅合,最終才能夠得出對整個項目的整體評價結論。
對已建節水灌溉工程項目進行后評價,建立相應的后評價機制,總結、汲取建設及運行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為在建和預建的節灌工程項目,提供經驗和技術方面的借鑒。
2.5.2 主要經驗和存在問題
對節灌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決策、實施和運營方法進行分析和總結,記錄項目建設的重要經驗,提出項目建設存在的問題,并詳細的闡明問題產生的原因。
2.5.3 建議
從完善已建節水灌溉工程項目、指導擬建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的目的出發,在綜合后評價的評價結論上,針對后續項目的建設需要注意的主要問題提出建議和改進措施。
文中給出了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后評價指標的粗淺定義,以期為后續工程后評價提供借鑒,不足之處還請專家學者提出建議,以繼續補充完整,為我國節水灌溉工程的發展提供理論、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