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增
(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林業局,遼寧 朝陽 122000)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環保問題愈發重視,并且對我國林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為使我國營林造林取得進展,林業管理力度必須大力加強,使營林造林質量得到保障。林業經濟與國民經濟有著密切聯系。對我國構建生態型社會具有重大影響。因此,為了做好營林造林工作,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當前遼寧省面臨林業基礎設施投入資金較少,整個林業職工工資整體處于中低等水平,森林修護費用面臨不足等各項問題,嚴重影響著遼寧省林業可持續發展。目前,遼寧省政府借鑒發達國家林業種植經驗,在現有補貼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林業補填標準,創新補貼形式。通過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包括完善林區道路建設,對具體森林經營活動進行補貼,引導森林經營活動可持續進行。以上都增加了我國林農參與森林可持續經營的積極性,使該省林業發生得到保障。
現階段,多個省份都對森林保護高度重視,遼寧省也不例外。在實施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如森林資源破壞嚴重等。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國正在不斷加強林業建設力度,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在現有的農業發展基礎上,想要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仍需要很長時間。現階段,我國人工造林面積達到3300萬hm2,但是生長達標的面積僅有213萬hm2。我國雖然每年都在進行大面積植樹造林活動,但是成活量和高產量一直都是急需解決的難題。
在過去幾年里,森林植被破壞十分嚴重,森林覆蓋率也進一步降低。由于地面植被遭到破壞,地表缺少必要保護層,使其在被雨水沖刷后導致水土流失。泥沙被卷入河流中導致河床被提升,為引發洪澇災害留下隱患。國家通過積極營林造林能夠修復一部分被破壞的植被,提高森林覆蓋面。樹木根基強大能夠牢牢鎖住其地下的土壤,使土壤在受到雨水沖刷時有了一定抵抗力,同時還能起到涵養水源的作用。
營林造林能夠起到防風固沙作用。由于森林植被被大面積砍伐,導致沙塵暴天氣頻繁出現。大風卷起的砂石形成的沙塵暴天氣對我們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營林造林是防風固沙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樹木通過繁茂的樹冠來抵御風沙侵襲,并且樹下生長的灌木叢能夠防止風沙被大風卷起,從而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
在積極營造經濟林業和擴大植被范圍的同時,林業還需要為人們提供各種與林業相關的副產品,這樣生產出來的木材也能夠滿足人們日常需求。營林造林不僅能夠滿足我國所需建設的森林面積,不僅能夠為人們提供各類物質、減少危害等,還能夠創造一定價值。比如,馬尾松作為我國應用比較廣泛的樹木,在遼寧省也被廣泛重視。其可以在醫藥方面為人們提供松脂,而且馬尾松的樹干和根部也可以用來進行茯苓等品種的培養,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營林造林還有一個重點作用就是凈化空氣,利用樹木自身光合作用,降低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從而釋放大量氧氣。由于溫室效應引發的全球變暖問題引起人們的重視,大量營林造林能夠進一步緩解溫室效應問題,減少空氣中粉塵量,從而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
營林造林是林業發展工作的重點,種苗生產作為造林工作的基礎,直接關系到整個造林后林木生長的好壞。種植優良樹苗能夠快速生長且質量優良。所以,保證樹苗質量,這就需要用科技方式進行選擇。在對林木幼苗進行選種時,需要在質量監管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充用科學手段進行種苗選擇,加快選擇質量優良的幼苗選種進程,及時解決種植優良幼苗、繁殖速度和規模化生產的技術難關,從而建設好培育優良幼苗的基地,為無性繁殖材料和發揮優良品種優勢提供渠道;二是要加大種植優良品種宣傳與推廣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倡種植優良品種;三是不斷加大容器育苗推廣力度,如提高銀杏樹、翠柏、銀邊黃楊等樹木種植數量,加大容器育苗的推廣力度,以此提高樹苗成活率。
林業可持續發展建設過程中,樹苗的質量是人們工作的重點,為提高種植效率、樹苗存活率等,在造林過程中,應當利用集體化管理方法,這使得傳統粗獷的生產方式得到改變。不僅如此,還將其應用到經營生產中,使得我國營林造林工作效率有效提高,工作質量也會有所提升。在工作中,應當對工作人員管理工作進行監督,使他們能夠積極進行施肥、修剪、撫育等工作。由此建立一套完整化工作流程。真正做到管理工作優化進行,從而保證我國各地區林業建設取得更好發展。
各行業想要更好的發展,必須對人才培養高度重視。因此,我國林業部門把林業方面人才培養作為現在工作的重點部分,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重視管理與技術方面相結合,這樣才能打造一支我國營林造林事業提供強大有力的人才保障。
森林后備資源是天然資源必要的后盾,也能夠為其提供保護,只有對現有資源進行保護,才能使我國林業經濟保持可持續發展狀態。國家嚴格制定亂砍亂伐處罰措施,并且要求各方人民嚴格按照要求執行天然林的砍伐工作,這樣能夠對我國木材產量進行控制。與此同時,加大營林造林保護力度,可以采取封山育林等方式,以此來保護我國天然林不受侵害。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環保意識也明顯增加,與之帶來的是人們日益高漲的森林環保積極性,在環保浪潮下,林業部門應當對新形態進行分析,正確看待資源增長,并且對管理工作進行理性思考,從而使得我國營林造林工作得到可持續發展。為了使我國營林造林工作得到突破性進展,需要林業部門人員對其進行仔細研究,以此來確保維護發展的基礎上能夠使林農們進行有序的營林造林工作,從而促進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林業各部門在開展林業管理工作期間,應當把握好工作重點,其中技術指導是重中之重。通過不斷建立與健全完善的服務體系,使得傳統服務模式被替代,從被動服務轉變成主動服務,這需要各級部門進行全面監督,盡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然后避免發生同類問題。
資金是保證營林造林工作穩步進行的物質基礎。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政府與相關部門進行宏觀調控,應當對工作進行高度重視,除此之外,還應當對林業各項工作做到實施與落實。在進行資金投入同時,還要鼓勵全社會積極參與到林業建設中。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制定各種行之有效的行政手段,使林業能夠充分吸引民間資本的投入,以此來為我國林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后盾。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林業發展與經濟發展出現雙贏局面,使得我國林業繼續可持續發展下去。
當前社會加強營林造林工作,是時代發展的必要趨勢與內在要求。在這個過程中,應當不斷提高營林造林工作質量,對現有資源進行合理劃分,從而明確林業區域具體需求。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我國科學技術,進而推動林業不斷發展,為實現我國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