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成,孫 晴,張 能,龔江紅
(云南省勐臘縣林業局,云南 勐臘 666300)
勐臘縣森林資源豐富,動植物種類繁多,素有“動植物王國”的美譽,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及歷史的原因,非法占有林地、亂砍濫伐、刀耕火種、蠶食林地等現象一時難于杜絕,局部地區的森林資源、生態環境仍遭到了一定破壞。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各類工程建設項目越來越多,林地占用量逐年增加。根據勐臘縣“十三五”規劃,擬實施重大建設項目達到48項,預計占地征收林地面積為1672.00hm2;根據《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下達“十三五”期間年森林采伐限額的通知》規定,勐臘縣年森林采伐限額為68.59萬m3。所以,必須要高度重視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發展的關系,只有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才能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林業的地位越來越顯得重要。長期以來,由于人們對森林資源的過度依賴,使林業的發展和森林生態功能的供給難于滿足人民對生態環境的需求。
多年來,全縣林業系統干部職工為了保護森林資源,對林業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以來,在對現有的森林資源進行有效保護的同時,全面發展人工林基地建設,不斷優化林業產業結構,使林業經濟得以持續、健康發展。通過多年實施,目前,勐臘縣“天保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的成效顯著,天然林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人工林商品林基地建設規模不斷擴大,林政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農村能源建設穩步推進,森林防火工作實現了連續7年無森林火災的好成績,林業事業發展前景廣闊。
2.2.1 林地管理形勢嚴峻
近幾年來,由于受橡膠、茶葉、香蕉等市場的影響,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局部林區出現毀林開墾、蠶食林地、林下種茶、環剝樹皮等違法行為。隨著農地天然林的不斷流轉,導致林權、界線糾紛不斷顯現,影響地方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偏低,部分林權所有者寧愿開發農地天然林也不愿接受公益林補償資金。林政管理形勢依然嚴峻。
2.2.2 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工作困難
山區少數民族群眾仍然過度依賴森林資源,保護森林資源意識淡薄,對國家的法律法規認知不足,亂砍濫伐、亂捕濫獵、刀耕火種等的現象時有發生,野生動、植物資源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對保護森林資源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道路還任重道遠。
2.2.3 林業產業規模小,產業化水平較低,效益不高
林業產業產值偏低,企業規模小,不集中,經營粗放,資源利用率低,發展滯后。林農與龍頭企業經濟發展不協調,林產業發展不均衡,易出現“跟風”現象,一旦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便導致高投入,低收入的情形,林農企業的經濟利潤低。林業加工企業管理不規范,小、散、亂現象突出,初級產品多,精品少,附加值小,競爭力不強,缺乏規模化、規范化精深加工企業。
科學協調森林資源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確保森林資源能優化配置,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統一。
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有關森林采伐限額管理規定,按照“嚴格保護、科學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不斷優化森林結構,提高森林質量,增加森林資源總量。
合理編制森林資源保護利用方案,采取多種方式,引導公眾積極參與,收集社會各界人士、專家學者和公眾團體對森林資源保護利用提出意見、建議,編制勐臘縣森林資源保護利用方案,并認真貫徹實施。
為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態環保意識,使全縣各界人士參與森林資源保護行列,縣林業部門每年開展1~2次聲勢浩大的保護森林資源宣傳專項行動,將國家的林業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宣傳到基層、到村寨,從而,進一步提高全縣各族群眾的愛林護林意識。
森林資源林政管理是林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護天保工程、退耕還林工程的成果和推動林業跨越式發展具有保障作用。根據當前國家林業方針政策結合勐臘縣實際,提出了幾點林政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在森林資源的培養過程中,首先要把握“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選用良種壯苗進行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對低效林和殘次林需有效進行改造,科學配置樹種,提高林地質量,增加森林資源總量。
要加大森林資源的保護力度,減少對森林資源的過分開依賴,認真貫徹執行森林生長量大于采伐量的原則,對森林采伐限額和林地使用限額進行嚴格管理。加快農村能源建設步伐,改變農村傳統生活模式,推廣沼氣池、太陽能和農村磚混結構房屋等新型生活方式,減少森林資源消耗,實現森林資源質量的不斷提高和數量持續增長。
4.2.1 加強各類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管理
嚴格執行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審核審批程序,按照《森林法》和《建設項目審核審批管理辦法》的規定,對使用林地項目進行嚴格審批,對未批先占、少批多占、異地使用林地等違法行為進行從嚴查處;對已審批的使用林地項目,按標準實行異地造林、交納植被恢復費,確保林地(植被)面積不減少。
4.2.2 落實管理責任,實行責任追究制
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實行縣對鄉(鎮)、鄉(鎮)對村、村對組的管理責任制度,實行層層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每年年底對責任書進行檢查考核,并進行獎懲辦法。同時,將管理責任落實到個人,按照行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主要責任人,相關股室負責人是直接責任人的的目標管理制度,實行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在轄區范圍一旦出現破壞森林資源的重大案件時,將按規定追究相關人員的行政責任。
4.2.3 提高執法水平,加大執法力度
進一步加強林業行政執法隊伍建設,提高政執法人員的業務水平,每年舉辦1~2期林業行政執法培訓,通過培訓,不斷提高全縣林業系統的執法水平,規范執法行為,樹立林業行業形象。同時,加大對森林資源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毀林開墾、亂砍濫伐、亂捕濫獵、蠶食林地、環剝樹皮等各種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真正起到“追究一人,教育一群,打擊一點,震懾一片”的效果,不斷改善林區的治安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勐臘縣人民政府統籌安排全縣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縣林業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日常管理事務,縣屬各部門實行齊抓共管,做到責權分明,各司其責,相互協調,積極配合的聯動機制,為維護全縣森林資源的安全和林業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森林資源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物質,但是,隨著人類無止境的開發利用,生態環境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許多物種面臨滅絕的風險。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必須改變過去“靠山吃山”的傳統觀念,引導社會各界人士,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觀念,積極參與到保護森林資源的行動中來,自覺抵制各種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使全縣的森林資源得以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