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艷
(云南省臨滄市林業局,云南 臨滄 677000)
現代社會發展新時期,資源環境問題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天然林停止采伐政策的提出,無疑是一種有益于社會和生態的舉措,不僅有助于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也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新要求。然而在這種形勢之下,原來一部分以天然林采伐作為生活來源的群眾的生活質量必定會出現大幅度的下降,具體該怎樣解決這種問題是當前要去研究和分析的。本文立足于天然林停伐的重要意義,對其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后續補助資金概算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在天然林商業性采伐禁止政策落實之后,木材采伐銷售的主營收入地位被取消,之后發展出來的產業明顯不能快速的完成這個空缺的填補,林區基本達不到之前的經濟發展水平。盡管在實際的工作中,黨和政府考慮到當地產業發展和經濟進步的空缺,給予了一定的補助,但是這種補助是一次性的,且數額有限,基本無法彌補這種林業資源發展的缺失為當地經濟發展帶來的沖擊。另外還需要考慮到的一點就是,林業經濟區一般都是依靠林業發展而存在的,其他的產業發展相對薄弱,想要重新樹立起特色產業并且在技術和管理手段中取得發展和成就,短時間內基本上是不能完成的,后續的產業發展基本不能及時的對林業經濟缺失進行補充。
在天然林商品采伐被禁止之后,林業經濟區過去以木材加工為核心而存在的一系列生產線都必將會受到巨大的沖擊乃至于停止生產,回顧過去林區經濟發展的狀態不難發現,在天然林采伐尚未被禁止的時候,木材采伐生產工作企業發展十分迅速,并且也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推動力。另外,木材生產加工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其帶來的就業崗位數量十分可觀,但是一旦停止生產線的運轉,工人生活來源將會無法得到保障。在這個過程中,黨和政府也進行了一定的考慮,實行了轉崗不下崗的政策照顧,一部分原有的正式員工被分配到其他單位工作。然而,一些非正式員工如何安置就成了最難以解決的問題。在流入單位的崗位趨于飽和之后,待業的人員數量將會越來越多,怎樣在確保生態環境保護質量以及可持續發展政策落實的同時做好后續的處理也十分重要。
第一,天然林停伐的全方位推廣普及和落實,在這之后國家并沒有繼續下達接下來的采伐指標,林區新一批造林工作無法繼續落實和進行,在這種情況下林農的收入無法得到保障。第二,繼續保護生態環境思路而進行的天然林禁止商用采伐政策推行之后,天然林面積都成為了公益管理維護范疇,而怎樣處理補助標準的確定,就成為了最為重要的難題之一。
第一,必須要及時的對相關的林業資源管理維護工作隊伍進行培訓和建設,提升林業資源管理執法力度,以森林公安、執法大隊、護林員為主要的組成部分形成各部門的聯動組成執法隊伍。定期進行林區違法采伐現象的巡查工作,達到及時發現及時控制的工作目標。第二,需要嚴格按照黨和國家對于天然林停伐工作的相關標準和規定進行工作,立足于當地政府確定的新工作計劃完成工作部署,抓住重新確立全國生態公益林護林員隊伍建設契機,從而提升基層森林資源保護工作隊伍的數量和質量,從而確保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真正的落到實處,保證每一塊天然林區都能夠真正的做到安全有保障。
天然林停伐政策保護資金落實概算工作,可以大致分成收入概算和支出概算。其中收入概算包括的有:天然林停伐之后的森林資源維護工作資金補貼、個人集體天然林停伐補助資金兩部分,支出概算主要包括的是:護林員的薪酬支出、森林資源保護基礎設施建設費用、專業人員工作質量提升的培訓費用等。其中的資金來源主要就是來自于黨中央對天然林停伐政策落實后續工作的專門款項,可以分成國有天然林停伐管護補助和集體、個人天然林停伐管護補助。
在資金的管理方面,主要實行集中制管理模式,在林業資源相關單位進行存放和應用。在銀行設置獨立的專有賬戶,真正做到專款專用,嚴格遵守地方政府的相關工作思路和規定,立足于天然林停伐工作的實際工作情況,建立起關于天然林停伐政策后續資金概算的信息化系統,嚴格遵守會計科目和概算工作準則。各項有關于天然林保護工作的薪酬類、基礎設施建設類支出必須要在整體的支出概算范圍內,保證一個合理的支出,真正做到每一筆支出都記錄在冊,絕不能出現去向無法追查的資金應用。天然林停伐政策的提出和落實時間較短,相應政策研究的時間也不長,因此難免在許多地方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要嚴格遵守天保補助費核算辦法和管理辦法,建立健全天保補助費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從而確保資金概算工作的積極意義完全發揮出來,
天然林與人工林還存在一定的差異,天然林的生態結構經過漫長的演進變得十分穩定而且功能十分完備,屬于陸地生態系統最重要的構成,能夠有效的確保林區的水土資源穩定、生態環境健康發展。但是近些年來隨著中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對木材的需求越來越高,天然林由于不需要人工培育無需投入成本,成為了采伐工作的重點對象,這種不斷的毫無計劃的采伐使得中國的林業資源急劇縮減,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相沖突,也使得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發展目標無法達成。在這種情況下,天然林停伐政策的落實可以說是時代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取得生態環境保護成功的必然之勢。除此之外,天然林停伐政策的落實,還能夠有效的保障林區的生物多樣性,讓生活在林區生態系統中的動植物獲得持續的生存,得以繼續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相對于一些人工造林的成果而言,天然林的生物多樣性更加可觀,它往往都是經過了上百年的自然發展而形成的生態系統,是人工林所無法比擬的。做好天然林停伐工作意義重大,具有十分可觀的生態效益。
盡快貫徹落實天然林停伐的政策,是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的指導性思想,也是我們必須要為之不懈奮斗的工作目標,之所以將天然林停伐工作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上,是因為其除了具有一定的生態效益,能夠保障林區的生態環境持續發展,更是具有十分可觀的社會效益,它直接影響到林區當地的產業結構調整。天然林停伐政策落實以后,可以另辟蹊徑從發展旅游業等方面入手推動林區經濟的整體發展,及時的完成林區經濟發展的轉型進步,為其余的關聯性產業進步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使其在主要產業的帶動下得到新的進步和發展,改變過去林區經濟結構單一、完全依靠林木資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不良發展趨向。真正的做到綠色發展環保進步,把經濟發展建立在生態環境保持的基礎之上,為林區的百姓增收增產,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改善他們的工作條件,真正的將環境保護意識落實到位,讓每一個百姓都能真正的感受到來自于環境保護的益處,從心底里認可天然林停伐政策。
作為企業,要具備憂患意識,要具備對市場以及政策的敏銳嗅覺。比如,作為林業企業,要清楚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企業要秉持可持續發展的生產經營理念。以林業產業作為主營業務的企業,不僅僅是對自然資源進行索取,還要培育林木的幼苗。企業還要促進建設自然保護區以及野生動植物保護區,濕地保護區;加速研究森林災害預測防治系統和有害生物研究,推進相關科研成果的研究。
對于一些由于停止對天然林砍伐而出現資金問題的企業,銀行應該給予一定的信貸優惠政策。除此之外,銀行等金融機構應該對一些在遭遇林業重創、繼而轉型經營其它類型產業的企業,進行資金方面的扶持,這不僅有利于幫助企業渡過眼前的難關、實現經濟的發展,還有益于銀行獲得收入,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天然林停伐政策的實施,對我國環境保護和經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生態環境的建設與對環境的破壞已經基本處于平衡狀態,所以我國目前任務就是在不破壞環境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的平穩發展,建立完善的生態環境與產業體系,達到能夠滿足社會發展對木材的需求的程度。森林資源的保護和合理開發,有助于提高區域資源利用率,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從細節入手,真正實現經濟與生態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