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學
(云南省師宗縣彩云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林業辦,云南 師宗 655703)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生態環境的惡化程度也不斷加劇,森林植物多樣性受到了較為嚴重的破壞,對我國生態系統的穩定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森林植物作為我國生態資源的一部分,它在實現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維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森林植物多樣性被破壞的同時,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必然會受到影響,因此,針對森林植物多樣性受破壞的原因進行分析,以加強森林植物多樣性保護,促進生態系統的良好建設與平衡發展,以推動社會經濟建設與安全、和諧、穩定、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顯著的作用和意義。
森林植物資源保護中關鍵是對森林植物的多樣性進行保護,以滿足其生態系統平衡發展中的多功能特征,推動社會經濟與生態建設的平衡發展。在良好的生態系統與自然環境下,森林植物本身具有多樣性的生物特征,以我國的森林植物資源為例,其數目種類達到3萬多種,是世界范圍內森林資源較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并且還擁有許多珍稀植物種類,對全球生態建設與生物多樣性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在這一優勢條件下,為促進我國生態系統的良好建設與發展,就應結合我國的生態資源優勢,合理進行植物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在實現森林植物多樣性保護的同時,加快我國森林產業的發展。
此外,森林植物在選育、栽培與種植等管理下進行生產以滿足人類社會生產中的有關原材料需求,實現相應的經濟價值創造。其中,在進行森林植物選育與栽培、種植等過程中,都需要花費較大的時間與精力,才能夠使其在人類生產發揮相應的經濟價值,但是,除經濟價值外,森林植物還具有相應的社會價值和生態價值,能夠帶給人們美的享受,達到愉悅身心、放松壓力等目的,為人類文學藝術創作提供源泉和動力,同時在城市化發展不斷加快的情況下,森林資源為人類提供與自然環境的交流作用也更加珍貴,其社會價值更加受關注和重視。森林植物的生態功能則體現在森林資源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部分,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防風固沙以及促進農業穩定發展等功能作用,因此,保護森林植物能夠促進其多項功能的充分發揮,從而推動社會建設與人類生產生活、生態資源建設等共同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森林植物多樣性破壞的原因主要包含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兩個層面。其中,自然因素作為森林植物多樣性破壞的客觀原因,主要表現為森林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生物學特性,受生物起源形成與滅亡等自然規律的影響,在生物進化與發展過程中,森林植物的物種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存在相應的變化和發展,一旦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不足,在嚴重的自然災害等環境問題影響下,其生存發展就變得十分艱難,從而會引起生物物種的滅絕,再加上地震、火災以及暴風雪等自然災害的發生對森林植物多樣性也會產生相應的破壞影響。
森林植物多樣性破壞的人為因素則表現為對森林植被的過度開發、濫砍濫伐以及經濟建設對林地占用造成森林資源大量流失、人類生產與生活造成的環境污染等,都會造成森林植物多樣性被破壞,引起森林資源大面積減少或消失,對我國生態系統的穩定與平衡發展十分不利。其中,人類對森林植物的過度開發與濫砍濫伐等造成森林植物多樣性被破壞,是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條件下,人類生產與生活中對森林植物需求也不斷增加,為滿足其相關需求需要砍伐開采大量的森林植被資源,從而對森林資源原有的生態系統與特征產生影響,導致森林中一些珍稀植被與樹木數量銳減,并且隨著人類對森林資源的開采砍伐越來越少,最終造成森林植物由多樣性轉變為單一性,對地區生態平衡發展也產生極大的危害影響。此外,社會經濟發展與人口數量增加,使得人類為滿足自身的生存與發展需求,以犧牲環境作為代價不斷擴展自己的生存空間,造成大量項目建設對森林植物與林地資源造成侵占,森林植物的生存環境受到破壞,植物多樣性逐漸減少。此外,人類生產與生活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以土壤污染為例,在土壤污染條件下森林植物的生長會受到威脅,導致很多植物的生長逐漸退化,不能在污染環境下生存,從而發生森林植物種類滅絕與多樣性減少情況。再加上當前針對森林植物多樣性破壞保護的法律制度與法規體系建設不夠完善,導致其在森林植物多樣性保護中所發揮的作用十分有限,同時在經濟發展與城鎮化建設推動下,各地旅游業的興起與繁榮發展等,使得一些地區森林資源被大面積開發以滿足旅游發展需求,都會對森林植物多樣性產生破壞,對地區生態平衡發展十分不利。
結合上述對森林植物保護重要性以及森林植物多樣性破壞原因的分析,為加強森林植物多樣性保護,促進我國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發展,進而推動社會經濟建設的全面發展,首先需要不斷健全和完善森林植物多樣性保護的相關法律與法規體系。在進行森林資源保護中,不僅要通過設立自然保護區,加強對森林植物資源及其多樣性的保護,以減少因生態系統破壞引起的各種氣候災害與生產事故發生,同時還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以為森林資源保護的實施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據和支持。比如完善《自然保護區法》中有關森林植物多樣性保護的內容和規定,通過法律手段對引起森林植物多樣性破壞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與制裁,針對森林植物資源保護與管理、開發等進行明確規定與要求,并結合實際情況變化進行合理調整和修改,設置分類保護與管理辦法等,通過對國內外先進森林植物多樣性保護與管理經驗的汲取,促進各項保護制度的完善和落實。
此外,應加強對人類活動的限制,以保護為前提進行森林植物資源開發利用,并通過建立合作,促進森林植物多樣性保護的不斷強化與提升。由于人類活動是導致森林植物多樣性破壞的主要原因,并且因人類活動導致的森林植物多樣性破壞問題十分嚴重且突出,因此,需要通過加強對人類轟活動的限制,在控制人類進行森林植物資源的過度開發與利用以及控制各項建設項目對林地資源的占用、控制人類生產與生活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等情況下,實現森林植物多樣性保護。加大對森林植物多樣性保護重要性的宣傳教育,提高人類生產與生活中資源保護意識和行為水平,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宣傳與法律普及教育等,減少人類生產與生活對森林植物多樣性的破壞影響。
研究森林植物多樣性破壞原因與保護措施,有利于促進森林植物多樣性保護,從而推動我國社會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平衡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