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亞文
(中國石化青島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400)
工業事故中違章人的心理調查分析與預防
鄭亞文
(中國石化青島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400)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人的不良心理會引發不安全行為,繼而會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分析員工和生產管理者的不良心理狀態,找出有效的防范對策,預防和杜絕不安全心理因素的存在,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各類不安全行為的發生,確保工業生產的過程安全。
事故調查;不良心理;不安全行為;預防措施;過程安全
近年來,我國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但當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持續推進過程中,安全生產基礎仍然比較薄弱,工業生產事故易發多發。根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國事故總量保持了平穩下降的態勢,但重大事故同比有所增加,安全生產形勢仍然嚴峻,防范各類重大事故任務依然繁重。
國內外專家統計分析資料表明,70%~80%的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為引起的,95%以上的不安全行為都與人的不良心理狀態密切相關。按照現代安全生產心理學理論,人的行為是受心理支配的,人的安全行為,同樣基于人的心理作用,因此研究人的心理對安全行為的影響并在實際工作中進行引導,預防和杜絕各種不良的心理狀態,從而指導安全生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工業化生產一個特點就是單調重復作業,不同的人性格迥異,在生產中難免會產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勞,引發不安全行為,導致事故的發生。經過大量的工業安全事故案例調查分析,結合安全心理學理論,總結發現影響安全生產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五個方面:
經過調查統計,具備沖動型、輕率型、抑郁型、遲鈍型、粗枝大葉性格和氣質的員工容易引發安全事故。具有以上類型的性格,在生產過程中往往表現出滿不在乎、不計后果或是圖省事、嫌麻煩、無所謂心理,在行為上表現出來就是冒險行事、違章蠻干、敷衍了事和懶懶散散。相反,具備理智獨立、意志堅定、膽大心細、應變力強、注意力集中等氣質和性格的員工,在生產過程中往往表現出沉著穩定、不急不躁的心理特點,同時展現出認真負責、小心謹慎的行為,能及時覺察到異常情況的出現,面對突發情況和危機情況能沉著冷靜,獨立迅速采取正確的行動。
員工身心健康是安全生產的基石,根據調查,影響員工生產安全的身心健康因素主要有心理應激、工作和生活壓力、心理疲勞等方面。
在生產安全事故中,影響員工身心健康的因素來源主要有四種:一是來自員工自身,例如受傷患病、過度飲酒等;二是來自家庭,例如家庭矛盾、親人去世、子女教育等;三是來自工作本身,例如操作失誤、工作單一、時間過長、強度太大等;四是來自人際沖突,例如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的矛盾等。身心健康受到影響會嚴重波及員工的心理,會產生工作滿意度降低、缺乏工作熱情、易疲勞、內心矛盾沖突等嚴重影響安全生產的心理,主要表現在坐立不安、注意力分散、責任心缺失、情緒激動、敵對發怒等不良行為,對安全生產造成極大的隱患。
人的能力包括本能、潛能、才能和技能,員工的能力不僅僅與工作業績相關,同時也制約著安全生產,安全生產需要員工具備相應的各項能力。特別是一些特殊職業的從業人員,不但要求有著較高的專業技能,而且要具有較強的觀察力、辨別力和判斷力等特殊能力。
生產作業環境是指勞動者從事生產勞動的場所各種構成要素的總和。既包括管理水平又包括生產現場的生產工藝、設備、材料、工位器具、操作空間、操作體位、操作程序、勞動組織、氣象等客觀條件。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影響安全生產的不正常、非常態心理現象,經調查,常見的有懶惰心理、僥幸心理、習慣心理、從眾心理、逞能心理、逆反心理、逐利心理等現象。
人的行為是受心理支配的,人的安全行為,同樣基于人的心理作用。雖然每個人的心理過程具有自身的特點,但都有安全的需要,所以可以按照人的心理和行為規律,通過調節、監督、改善員工的心理,促使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行為。調節管控員工的心理要從預先控制、現場管控和反饋調整三個方面進行。
首先要充分考慮到員工的性格和氣質,對于一些危險性較大或負有重大責任的工作崗位,不能安排具有明顯不良性格特征的員工,避免不安全心理因素的突發。第二是平時要加強與員工的溝通交流,做好人文關懷,及時了解掌握其自身、家庭、單位等方面的狀況,遇心理應激、心理疲勞等不良心理狀態定期或不定期進行疏導和調整。使員工能夠消除不良情緒,輕裝上陣,不帶情緒工作,防患于未然。第三是提升員工素質,建立科學、規范的安全教育培訓機制,大力開展相關的法規、安全生產工藝、標準化操作、應急演練等學習和訓練,提升員工的操作能力、應急處理能力,進而培養提升員工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同時對一些非正常心理因素要有針對性的批評教育、監督和管控。
首先要營造一個和諧的作業環境,合理設計生產工藝過程,合理搭配工作人員,合理安排作業負荷,合理安排休息和調整;第二要做好安全監督工作,做到立體化全面監督,既要監督好整體生產工作工藝流程,按規定標準化操作,又要觀察監督員工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特別是要提醒、監督、管控好一些非正常心理因素對安全生產的影響。
反饋調整是指對事先、事中的心理調整效果進行總結、分析、對比和考核,一是對預先控制員工的不良心理和現場管控員工應激心理過程和效果進行總結分析,發現偏差所在并找出原因,進而完善改進。二是對一些生產過程表現出來的非正常心理因素,要做到批評教育,適當懲戒,嚴重者違法必究,發現一個,處理一個,真正起到震懾效果,以防以后再度發生。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要保安全,不但要重視客觀上的危險點,更要重視員工心理上的危險點控制,分析、研究、掌握員工安全心理規律,對于生產中安全行為和控制、調整安全行為至關重要,要安全,先安心,這是安全管理最基礎的工作之一,是做好安全事故源頭防范的重要措施。
10.16640/j.cnki.37-1222/t.2018.0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