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聯合國拉響氣候警報!”德國《焦點》周刊28日報道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27日發表的年度報告稱,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經歷了三年的穩定期后,2017年再次出現增長趨勢。各國在減排上需要采取大規模的“鐵腕行動”。
這份名為《排放差距報告》的年度報告,由全球頂尖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小組編寫。報告指出,“現實與理想的差距異常懸殊”。在經濟增長的目標下,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動力不足,去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535億噸的新高。而這一趨勢在2018年或將繼續。報告稱,若要達到《巴黎協定》中將全球平均溫度升幅控制在比工業化前提高1.5至2攝氏度之間,在2030年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比去年少25%至55%。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到2030年,全球溫度增長很可能會突破2攝氏度的臨界點。
到目前為止,全球氣溫升幅僅1攝氏度,但各地就面臨越來越多的致命野火、熱浪與颶風。科學家表示,按照目前趨勢,到本世紀末以前,全球氣溫將上升大約3到4攝氏度,這勢必引發更多的極端天氣,從而對社會文明造成致命打擊。
報告指出,欲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內,各國必須將各自的減排目標提高為原有的3倍;欲控制在1.5攝氏度內,則需5倍的努力。但專家認為,從技術可行性角度評估,實現1.5攝氏度溫控目標的機會正逐步減少。
“各國政府需要以更大的緊迫感推行更有力的減排行動。”聯合國環境署副執行主任喬伊斯·姆蘇亞表示:“火勢正在蔓延,滅火工具就在我們觸手可及的地方。”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還為各國政府控制排放提供了幾個建議,包括財政支持、創新科技以及非政府行動等。據悉,12月3日至14日,聯合國將在波蘭卡托維茲召開氣候變化大會,會議的主要目的是確保《巴黎協定》全面實施。▲
環球時報201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