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博文

20世紀初,電話的普及讓人們幾千年來“順風耳”的臆想成為現實,一時間,公用電話亭迅速在全球遍地開花,紅色電話亭更是成為英倫的標志。然而短短數十年后,手機的發明和普及讓這一“順風耳”得以裝進口袋,公用電話亭淪為擺設。2015年,法國通過的“馬克隆法案”將公用電話亭從政府公共服務中去除,并允許電信公司將其拆除。
布法利諾創作了《電話水族艙》(La Cabine Telephonique Aquarium)。考慮到同為金屬框架和玻璃面板組成的半封閉空間,他創造性地把電話亭改造成了水族箱,在里面養了絢麗鮮活的金魚和水草。當年,《電話水族艙》在里昂燈光節展出,因為效果好,觀眾反響熱烈,隨后不斷巡展,從2009年到2016年間,多次在法國、英國等歐洲國家展出。2017年,他又把水族箱移植到了一臺挖掘機的駕駛艙內(La Pelleteuse Aquarium,Lyon)。2018年,《電話水族艙》將會前往倫敦,繼續它的巡展之旅。
對于電話亭的改造,僅僅是變成水族箱嗎?此前,受法國上薩瓦省(Haute-Savoie)議會公共委員會的邀請,布法利諾在該地做了名為《市郊電話亭》(Le Phare Urbain, 2016)的高空照明系統,本該在平地的電話亭高聳在路燈桿頂,成為又高又大的玻璃燈罩,與身邊的建筑交相輝映,落寞冷清的電話亭終于重歸公眾視野,喚醒了塔南日地區對廢棄公話亭的關注與思考。
2017年,布法利諾對電話亭最新的改造作品是《移動電話亭》。布法利諾給電話亭底座裝上機動輪子,把電話亭開上了馬路,他本人還在里面若無其事地打電話,讓路過的車輛和行人感到驚奇有趣。
布法利諾瘋狂的奇思妙想從何而來?如果了解他的創作史,知道他曾多次套著自制紙殼改裝的自行車和小汽車上路行駛的話,就不難理解他給電話亭裝上車輪的做法。看似瘋狂的奇思妙想,都是他在一次次小的創作嘗試中漸漸積累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