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璇
【摘要】構建農村金融信息共享平臺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許多農村與時俱進的建立起了金融信息系統,但是由于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的支持力度不足,因此也暴露出了金融信息不完整、不對稱、準確率低等問題。區塊鏈技術具有分布式記賬、去中心化和非對稱加密等特點,可以彌補現階段農村金融信息系統運行存在的諸多問題,從而為構建完善的農村金融信息共享平臺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關鍵詞】區塊鏈 農村金融信息 共享平臺 構建方案
一、引言
在廣大農村地區,基層金融機構收集借款方數據信息的渠道有限、周期較長,導致農村金融信息無法得到快速傳播和共享,農村不良貸款和存款外流的現象加劇。區塊鏈作為基于數字貨幣發展而來的一種信息技術,在電子商務、物聯網、身份驗證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文章首先概述了當前農村金融信息體系建設面臨的問題,隨后列舉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優勢,隨后就如何借助于區塊鏈技術構建農村金融信息共享平臺提出了幾點建議。
二、當前農村地區金融信息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農村地區受基礎條件、人力資源等方面因素的限制,金融信息體系的建設進程緩慢,多數地區都存在數據維度單一、更新速度慢等問題。與此同時,政府部門出于數據安全考慮,對部分金融信息實行封鎖和限制,直接導致了農村金融機構相互之間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在這種情況下,由于缺乏金融數據的支持,單個金融機構無法建立成熟的信息安全體制,農村地區金融體系無論是在數據豐富度還是信息安全程度上都相對較低,對市場金融風險的抵御能力不強。
一方面,農村金融機構獲取借款人信息的渠道有限,加上個別金融機構公開的信息有限,導致了金融機構和借款人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容易引發借貸風險。許多金融機構為了提高利潤,一再降低對借款人的審核門檻,這也直接增加了不良貸款的發生率;另一方面,也有部分農村地區的銀行為了規避風險而“惜貸”,尤其是對于農村地區創業的一些項目或企業,往往設置多種審批條件,不僅造成農村存款外流,而且也不利于農村地方經濟的發展。
三、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優勢
(一)提高村民信息采集效率
農村群眾的分布相對零散,加上對金融相關方面信息了解不夠深入,因此信息采集一直以來都是農村金融機構比較頭疼的問題。借助于區塊鏈技術,一方面能夠將傳統的信息采集方式轉變為電子數據獲取,解決了農村地區人口流動性強、信息更新慢的問題。例如,可以以村為單位,組織村民集中到農村金融機構進行信息填寫,將分散的群眾統一起來,為其建立獨立的金融信息檔案,實現對金融信息的集約化管理。另一方面,區塊鏈技術還能夠實現對數據的自動化管理,并大幅度縮減信息收集鏈條的環節,使得信息采集、管理和運營成本都得到降低,這對于維護金融機構自身的經濟利益也有積極幫助。
(二)確保了金融信息的安全性
對于多數農村金融機構來說,如何保障客戶隱私信息的安全不僅關系到客戶的利益,而且也影響到金融機構的商業形象。但是在傳統金融信息管理中,經常會出現客戶隱私信息泄露或丟失等問題。區塊鏈技術采用了密碼學算法,可以為每個農村居民建立獨立的數據庫,用來存儲個人的征信、借貸等信息。同時,由于區塊鏈中的節點相互獨立,這就決定了單個節點的修改不會對其他節點上的金融信息造成干擾或破壞,從而保證了金融數據的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預防了個別不法分子利用金融信息體系漏洞進行數據造價的可能性。
四、利用區塊鏈技術構建農村金融信息共享平臺的策略
(一)根據農村客觀情況制定發展戰略
不同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金融機構覆蓋范圍均存在較大差異,為了切實提高農村地區金融信息共享平臺的建設質量,為農村經濟發展起到帶動作用,要求借助于區塊鏈技術,依托農村客觀情況制定詳細的發展戰略。總體來說,農村金融信息共享平臺的建立可以分為“兩步走”。
第一步是要搭建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農村居民金融信息的收集,并將其保存到數據庫中。另外,地方金融機構還可以積極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或提供一些優惠政策,這對于平臺初期建立也有很大的幫助。第二步是平臺維護,后期隨著參與平臺的村民數量增加,要注意做好金融信息共享平臺的維護工作,定期進行金融信息更新,以便于吸引更多的農村群眾參與進來。
(二)建立農村金融信息數據庫
區塊鏈技術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完成數據驗證、數據存儲和節點計算,因此依托區塊鏈可以很方便的完成金融信息數據庫的構建和維護。當然數據庫要想發揮信息支持和共享作用,不僅要保證數據庫的存儲容量足夠大,還要做到數據庫內容的實時更新。每一個農村用戶為區塊鏈的一個數據節點,以各金融機構在當地的營業網點為一個采集點,每個采集點有相應信息審核小組對農村民眾信息的真實性進行初步審核。將農村民眾如用戶資產、可抵押物、信用狀況等引入區塊鏈,建立地域子數據庫。
(三)加強農村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流
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建立一個以信息共享為特點的功能性互聯網金融平臺,離不開多家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國內的金融機構應該提前展開交流,共同協商制定比如區塊鏈技術具體在銀行業的哪些領域涉入,信貸等級判別標準、抵押物評估標準、平臺準入標準等一系列行業標準。為信息共享機制打下良好的合作基礎。
結語:區塊鏈技術的加密算法、共識機制、分布式記賬等特征,體現了其在信息共享領域方面的廣闊發展前景,為構建農村金融信息共享平臺,切實解決農村信息不對稱問題帶來了曙光。結合區塊鏈技術特點,初步構建金融信息共享系統的基本模型,并明確政府與金融機構在各個工作領域的內容及作用,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呂芙蓉,陳莎.基于區塊鏈技術構建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研究[J].農村金融研究,2016(12):122-126.
[2]中國人民銀行宜賓市中心支行課題組,黎明,梁尤偉.數字貨幣發展應用及貨幣體系變革探討——基于區塊鏈技術[J].西南金融,2016(05):69-72.
[3]繆錦春.區塊鏈技術的研析及其在商業銀行領域的應用建議[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6(3):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