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靜 王曉鶴 鄭富方
【摘要】通過對目前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現狀及成因進行研究,分析實務操作中存在會計信息、會計核算、票據結算、會計人員、管理、監督等方面的風險。提出從銀行會計人員素質、銀行會計管理體制、銀行會計內部控制機制等方面對銀行會計風險進行防控。
【關鍵詞】商業銀行 銀行會計風險 風險防控
一、商業銀行會計風險重要性
商業銀行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會計方法對銀行經營活動與管理活動進行準確、完整的核算和監督,并銀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相應的銀行經營成果、財務狀況、現金流量等的相關會計的一種管理活動。
商業銀行會計風險,指的是在銀行的會計工作管理和經營管理中出現的由于內部管理、會計人員操作、會計信息失真等一系列問題造成的經營問題和資金損失的可能性。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縱深發展,隨著銀行金融案件的頻繁發生,銀行會計風險呈現出多元化、多發性趨勢,會計工作不能真實、可靠、完整、準確地位管理人員提供會計信息,不僅能夠導致管理人員錯誤的經營決策,甚至會導致銀行資金的損失。為了防止諸多不良因素對銀行會計業務的威脅和影響,商業銀行需要加強銀行會計風險的防范工作,保證銀行經營管理工作的平穩運行。除此之外,企業文化、自身信譽等軟實力的競爭對現代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商業銀行必須進行有效的會計風險防范,提高銀行的信譽。
二、我國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的的主要體現
(一)會計信息失真風險
銀行的會計信息作為反映銀行經營管理活動的重要指標經常有被掩飾和失真的情況發生,銀行往往違反法規制度對會計信息進行變動。例如,對信貸資產信息進行掩飾,對貸款風險進行隱瞞,對存款科目進行調整。在實際的工作中,許多個人和銀行存在著謀取個人利益、局部利益、非法利益,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對真實的會計信息進行調整、偽造的現象。
(二)會計核算風險
會計核算風險具體包括核算隨意性導致的風險和會計核算制度的缺失導致的風險。會計核算是銀行會計的主要任務,更是會計最基本的職能,能夠有效反映銀行會計工作的有序與否,它合法與否、真實程度、及時程度、準確程度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銀行會計工作能否有序的進行和開展。目前我國銀行會計核算業務中,存、貸款業務、外匯業務、綜合核算等為最普遍的傳統業務。但依然存在風險隱患,例如,濫用會計科目、錯誤編制報表、制造假賬假表等等。
(三)票據結算風險
票據結算風險是指商業銀行在結算業務中容易出現的風險隱患。由于銀行內部防范風險的制度不嚴密、意識薄弱、操作程序不規范,在處理銀行匯票、商業匯票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偽造、變造匯票的現象。因此,匯票犯罪逐漸成為當前新式的金融犯罪,已經滲透到銀行會計核算工作的各個環節。
(四)會計監督乏力風險
銀行會計工作的合理性、合規性和合法性是銀行會計監督的主要對象,然而,我國商業銀行會計的監督職能并不成熟,其不成熟主要體現在監督機制、監督方法、監督人員等諸多方面。例如,銀行會計監督中往往只重視對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表、賬冊等會計材料的審核,而忽略資金運轉的相關審核,這就容易造成私設小金庫、賬外投資、超規模發放貸款、越權承兌、貼現銀行匯票等現象,這離不開銀行會計監督工作。
(五)會計人員風險
近年來銀行中間業務及新型業務激增,會計人員素質較低,經常出現對會計核算方法、會計科目理解不正確的情況,給銀行管理經營帶來風險。另外還有其他情況發生,例如,對外來憑證的審核、鑒別不標準導致受理假匯票、假支票的情況;在憑證傳遞方面,不規范入錯帳、丟失憑證等情況發生。諸如此類的情況會造成銀行資金的損失。
三、銀行會計風險的防范
面對商業銀行會計風險諸多弊端,如何進行風險防范是當前我國金融穩定發展中值得研究的重大課題。具體來說,銀行會計風險的防范應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制定并落實相應的政策。
(一)從加強思想教育、業務培訓的角度提高會計人員整體素質
內控系統的有效性、結算制度的執行情況取決于一支具備良好政治素養、過硬業務能力和較高管理水平的會計團隊。因此,必須加強對會計人員的道德教育,具體需要對會計人員的會計基本理論、知識、技能進行教育,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加強會計業務的培訓、嚴格考核制度,強化對會計崗位的管理。新員工進行專項的崗前培訓,使其滿足該崗位的業務要求,并且通過定期考核和年檢的方式進行上崗資格的后續認定,嚴格考核制度,對于特殊情況要及時調整。第二,加強對員工風險意識、合規意識的培訓??梢圆捎脤n}教育的方式,提高員工的風險敏感度,增強員工的風險意識和合規意識,嚴禁出現重感情、輕制度的現象,另外,還可以采用家訪、談心等行為,及時進行排查,對于存在異?,F象應及時進行調整。
(二)從建立、完善內部控制的角度形成有效的會計風險防范機制
防范會計風險首先應該具備有效地規范會計工作操作規程,應該強化銀行內部控制管理。必須實行會計內部管理領導責任制,并且建立科學、完善、職責明確的內部管理體系。要對銀行會計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進行重點監察,并且根據業務流程和業務特點制定相應有效的制約措施,對重要人員應該實行定期檢查、交流、輪換、休假制度;要明確會計人員的職責權限,使會計人員權責分明,嚴格會計工作的審批制度;另外,還要強化會計的事后監督,形成有效、長效的風險防范機制。
(三)建立會計風險預警機制和風險補償機制
要重視銀行會計風險事先、事中、事后各環節、全方位的控制和監督,加強監督檢查力度,有效地建立和運用風險預警機制,加強各個銀行間的相互協作聯合,實現會計風險的規避。同時還可采用由金融企業自己提取風險準備金的補償機制。
參考文獻
[1]涂佳.淺析我國商業銀行會計內部控制及風險防范[J].金融與經濟,2011(8).
[2]文東葒.淺談商業銀行會計內控風險防范[J].企業經濟,2008(9).
[3]柴麗娜.強化銀行會計內控管理有效防范操作風險[J].中國總會計師,2008(9).
[4]董樂.論銀行會計的風險與防范.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J].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