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總是會引起諸多行業的變革,審計行業也不例外。近年來,區塊鏈技術因其防篡改性、去中心化、公開透明等特點,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也得到了審計行業的應用和探索。區塊鏈1技術的應用在為審計工作大大提高審計效率、節省審計成本的同時,也使得審計行業面臨著嶄新的挑戰與變革。文章通過對區塊鏈技術的簡要介紹以及從區塊鏈技術對審計業務、審計行業格局和審計從業者能力要求的影響來深入分析思考審計行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關鍵詞】信息技術 區塊鏈 審計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作為具有經濟監督作用的審計行業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和長足的進步。審計是我國經濟監督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由于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在我國從經濟大國邁向經濟強國的背景下,審計工作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對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公正性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和期待。
從目前來看,隨著微電子技術和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審計行業對信息技術的應用為審計工作的開展帶來了許多便捷。近來,區塊鏈技術已經開始應用于審計行業,憑其分布式賬本和智能合約的獨特優勢,可以明顯降低審計成本、提高審計效率。
二、初識區塊鏈
(一)區塊鏈的起源與發展
區塊鏈技術的提出起源于2008年,一位化名為“中本聰”的學者于《比特幣白皮書》中發表了一篇名為《一種對等網絡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區塊鏈技術的迭代發展主要經歷了區塊鏈1.0、區塊鏈2.0和區塊鏈3.0。區塊鏈1.0是指數字貨幣領域的創新,主要解決貨幣和支付手段的去中心化;區塊鏈2.0主要是數字貨幣與智能合約的結合,對金融領域更加廣泛的場景和流程進行了優化;區塊鏈3.0正式鏈接移動終端,超越了貨幣和市場,為各種行業提供了去中心化的解決方案。
(二)區塊鏈的本質與特點
關于區塊鏈的本質,從原理上看,區塊鏈是交易各方信任機制建設的一個完美的數學解決方案。從理念上看,區塊鏈是通過設計一個多方參與的博弈場來實現一種良性的競爭激勵機制,從而達到“納什均衡”的共識系統。從審計角度來看,區塊鏈是一本建立在計算機程序基礎上的公開透明的總賬,是數字世界里一切價值物的大型網絡記賬簿。
區塊鏈技術憑借著分布式賬本和智能合約的核心優勢,使其具備以下特點:不可逆性(即防篡改性),信息一旦經過驗證并添加至區塊鏈,就會永久保存,單個節點無法修改,除非能夠控制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但即便修改也會留下痕跡;匿名性(即信任性),由于各個節點間的交換遵循固定算法,其數據交互無須互相公開身份而得到對方信任;去中心化,節點間交易只需要通過數字簽名進行驗證交易,無需第三方中介參與;公開透明性,區塊鏈上任何一個節點都可通過公開接口查詢除私有信息外的所有交易數據。
(三)區塊鏈的應用
隨著區塊鏈技術在算法上的不斷改進升級,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開發應用該技術,甚至出現去中心化自主社區和區塊鏈國家。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領域有:房地產行業,將房屋資產數字化,可細分,可交易,價格由供需市場決定,而非價值中介;金融行業,區塊鏈技術被銀行業、證券業等金融機構逐漸應用,使得市場程序處理速度加快、成本更低且安全性更高。
三、區塊鏈技術對審計行業的影響
近年來,為了提高我國審計行業的獨立性和公正性,雖然企業、社會以及政府相關部分對審計規則、制度不斷完善,但偷漏稅、數據造假、出具不實審計報告等現象依舊常常發生。針對上述問題,監管機構的“小修小補”的力度畢竟有限,要使審計業務的運行模式從本質上得以轉變,恐怕還是需要通過應用信息技術的創新。如今,區塊鏈技術憑借其不可篡改性、匿名性、去中心化及公開透明等特性引起了審計行業的高度關注,為進一步推動審計行業發展提供了契機。
(一)對審計業務流程的影響
首先,由于區塊鏈技術保證了交易數據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這將幫助審計工作實現了事中審計,而弱化了事后審計。區塊鏈技術也為審計人員進行交易數據的追蹤提高了便捷,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區塊數據來實現實時審計和遠程審計,減少了大量低數量、高容量的人工審計流程的需要,避免了重復審計的可能,大大提高了審計效率、加強了審計力度。
其次,由于區塊鏈技術的公開透明特性,使得對于交易數據真實性和審計公正性的民眾監管真正得以落實,民眾可以使用對應密鑰來查詢政府部門、上市公司等利益相關機構的交易數據和審計結果,這增加了審計人員獲取審計證據的可靠性,同時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審計質量、降低了審計風險。
(二)對審計行業結構的影響
區塊鏈的分布式賬簿采用代碼和分類賬的形式記錄信息,是由具有記賬權的所有員工共同完成。因此,在審計關系人中作為第一關系人獨立于委托人與被審計單位的第三方機構檢查系統不再那么重要,被審計單位不再必要依靠社會審計來證實數據的可靠性,被審計方完全可以自身提供具有說服力的交易數據。換句話說,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可以使交易數據可靠性的監督和證實不再依賴第三方審計,當然,第三方審計獨立性不足的問題也不復存在。由此可見,區塊鏈技術很有可能促使具有內部審計功能加大、政府審計與社會審計業務萎縮特點的“自審計”行業格局的到來。
(三)對審計從業者能力要求的影響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毋庸置疑,未來的審計工作是對電子信息數據的審計,因此行業發展對審計從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合格的審計從業者不僅要熟練審計流程,更要能夠熟練應用計算機技術。與此同時,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審計工作中大量重復、機械性工作被機器取代的同時,審計從業者跨專業學習能力、知識技能不斷迭代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在未來,審計從業者可能還需要涉獵管理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
四、結論與建議
盡管區塊鏈技術在審計上的應用已勢在必行,但目前區塊鏈技術還有許多需要完善改進的地方,在此期間,既需要政府部門對區塊鏈技術研發的大力推動和扶持,也需要會計事務所等民間力量的積極探索。每一項技術的應用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需要足夠的耐心和長遠的眼光,目前我們正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特殊時期,作為審計從業者來說,應當做好準備迎接新技術帶給我們的機遇和挑戰,思考探索新的職業定位,把握技術改革的浪潮,化挑戰為機遇;作為審計機構而言,更加應該對技術變革的到來有足夠的前瞻性,在保證技術研發不落后的前提下,提前調整盈利業務類型、轉變商業模式;對于政府部門而言,應當清醒認識區塊鏈技術的完善對于各個行業發展的重要性,在對該技術應用研發給予資源、稅收等政策扶持的同時,應保證技術監管、市場規范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及時跟進。
參考文獻
[1]袁勇,王飛躍.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J].自動化學報,2016(42).
[2]鐘瑋,賈英姿.區塊鏈技術在會計中的應用展望[J].會計之友,2016(17).
[3]林小馳,胡葉倩雯.關于區塊鏈技術的研究綜述[J].金融市場研究,2016(2).
[4]關莉莉.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信用應用設想[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6).
[5]黎江,何京漢.區塊鏈、分布式賬本技術解讀[J].金融電子化,2016(3):56-58.
作者簡介:贠慶峰(1991-),男,漢族,甘肅天水人,蘭州財經大學會計專業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