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闊



隨著信息越來越發達、投資理財知識的普及,家庭可以通過對自身的財務分析實現工資外的收益。居民家庭在經濟生活中往往面臨三個決策,即決定消費和儲蓄各占收入的份額、如何分割金融資產和非金融資產以及如何配置金融資產中無風險資產和風險資產的比重。本文參考公司財務結構,創造性地提出了基于家庭財務報表和資本結構的家庭理財方法。
像公司一樣,首先我們需要用財務報表對家庭的基本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家庭的總資產也是負債與家庭凈資產(家庭資產凈值)之和,一個一般的家庭負債表是這樣的:
眾所周知企業財務報表有三大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家庭/個人財務報表可以將后面兩張表合并成一張收支表,因為企業的收入、成本和現金流往往存在時間差,而家庭/個人沒有這個問題。因此進行家庭財務分析時,最好的辦法是使用資產負債、收入支出兩張報表。
使用資產負債、收入支出兩張報表,在這里,我們為了方便研究引入一個案例:即某家庭的財務報表信息。假設這個家庭的戶主是張先生和劉女士。張先生家的基本情況是這樣的:
年度性收支狀況:
家庭資產負債:
我們對以上表單進行財務分析。
一、短期償債能力
短期償債能力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酸性測試比率)、現金比率等,反映處理臨時現金問題的能力。家庭中由于短期負債較少,因而這一比率應處于較高水平。這是家庭能否正常經營的指標,許多高利貸借入者最終的結果便是短期償債能力極低導致家破人亡。我們以流動比率為例,張先生家的流動資產為500000,流動負債即信用卡貸款為6000,因此張先生家的流動比率為83.33,這說明張先生家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極強。在短期比較能抵抗財務風險。
二、長期償債能力
家庭長期負債能力是一個家庭對長期債務的償還能力。其指標主要有: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有形資產凈值債務率等。我們以資產負債率來看,張先生家庭的總資產為6200000,總負債為1006000,資產負債比約為0.16,在一個比較健康的范圍之內。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比率并不是越高越好或越低越好。長期負債能力過低,負債很少,意味著家庭的投資可能很少,工作外的收入就可能比較少,這顯然不符合家庭理財的目標。負債過多,家庭長期就可能無法承擔債務。不管怎樣,長期債務的利息都盡量不要高于家庭的收入,否則長期來看就對家庭的發展不利。
三、盈利能力
張先生一家本年總收益為147000,家庭凈資產為5194000,因此張先生家的凈資產收益率為2.83%,雖然家庭很難像公司那樣動輒百分之十幾的收益率,但是張先生還是憑借有效的投資組合獲得了一定的收益。我們還可以規定一個凈資產工資比(工資凈收入除以凈資產),計算可得,張先生只留下工資收益后的凈資產報酬率是1.39%,比另外進行投資少了一半多。因此進行工作外的投資是很有必要的。而投資也是存在財務風險的。
四、怎樣進行家庭投資理財(基于資產負債結構)
(一)調整負債和凈資產的比例
如果一個家庭可支配收入很低,很可能是負債太高。負債如果太高可能會影響家庭財產的安全,此時要優先還債。同時,負債過多可能是消費習慣的問題,此時要改變消費習慣,消費盡可能不去增加負債。當然,也有可能在負債很低的情況下凈資產也很低,那就要想辦法增加一些收入了。
(二)調整支出結構
比如某家庭年底進行了一次花費為10000元的家庭旅游,這樣可能會愉悅身心并學到很多知識。但是它的機會成本是張先生失去了10000元再投資金額。這也是家庭理財所要權衡的事情。如果一定要進行旅游、購買奢侈品這種消費,也一定要將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
(三)增加家庭收入
收入是家庭理財的源泉,為了更好的增加家庭財產,還是應該把事業放在第一位。這一原則對年輕的夫婦尤其適用。當然,如果有余力,家庭成員甚至還可以找一份副業,或者經營實體店、網店來增加收入。
(四)平衡收入和再投資的時間和精力。
收入和再投資之間是存在機會成本的,如果過分投入工作,很可能沒有再投資的精力。如果過分依賴投資理財,工作可能就收效甚微,導致可獲得的穩定收益不能很好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