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楊揚 金環
【摘要】近年來,中國的經濟在快速發展中,尤其是金融業。但隨著其行業的快速發展,伴隨的金融危機也頻頻出現,并且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由于美國房價下跌造成的次貸危機,使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危機中。宣布破產保護申請以后,金融危機也已經迅速蔓延到了實體經濟,導致了全球經濟急劇萎縮。本文在分析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影響的基礎上,還提出了中國應對金融危機風險的對策。
【關鍵詞】金融危機 中國經濟 影響 對策
一、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金融危機也被稱為金融風暴。金融危機的特點是根據經濟發展的要求,整個地區出現的貨幣價值會大大降低。而且,經濟總量和規模也出現了顯著的減少,不利于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因為大量的企業倒閉。社會將呈現抑郁癥的圖景。
金融危機具有三層含義: 第一,金融危機是金融狀況的惡化;第二,這種惡化覆蓋了大部分可能全部的金融部門;第三,這種惡化具有突然性,并且是尖銳的,短暫的和周期性的。
(一)影響我國外貿出口
近年來,中國與美國的貿易長期以來出現巨額赤字,中國經濟也出現了以出口為導向的長期高速增長。美國的次貸危機也嚴重削弱美國的消費者信心和消費力,這也影響中國的外部需求,因此將對中國的出口產生巨大影響。由于中國目前的經濟增長模式是主要由投資和出口推動的,中國貿易出口的急劇下降將促使中國經濟增長緩慢。但與一些歐美的發達國家相比,對我國的影響相對較小,但主要影響是可能導致中國貿易出口負增長,投資增長放緩,外匯資產貶值或損失。由于中國經濟高度依賴外貿,中國GDP的40%左右是由出口帶動的。中國的外貿出口將受到最大的影響,但不同的公司,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地區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二)影響我國企業引進外來資源
金融危機影響著我國工業項目的招商引資和企業投資。一些投資者缺乏投資信心,導致了受外部力量發展影響和限制的資金和技術的引入。由于對未來宏觀經濟走勢的擔憂,一些制造商對國際經濟走勢無法預測,大多數企業都處于觀望態度。經濟增長緩慢,企業投資減少將逐漸顯現。
(三)影響我國的物價
普遍認為目前高通脹有三個原因:(1)流動性泛濫;(2)成本推動;(3)外部的輸入。在上述三個因素中,外部投入影響最大,因為美國超寬松貨幣政策釋放的流動性持續流入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所以這不僅導致了資金流動性泛濫,還拉高了房價等資產的價格,從而導致了通貨的膨脹。
二、中國應對金融危機的對策
(一)盡快建立充分成熟的國內資本市場
目前,大量的外商投資和大量的外債給人民幣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如果你想避免過度依賴外國投資的潛在風險,你必須盡最大努力發展你的資本市場。只有當中國自己的資本市場更加活躍時,中國對外資的依賴程度才會降低。因此,我們要加快新的資本市場的發展。在發展中國資本市場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證券,債券,保險市場的發展,使之成為保證基建項目成本的資金來源。減少過度依賴外資,特別是短期外資。當然,目前的中國資本市場還不成熟。市場的透明度有待提高,并要全面發布信息,幫助那些投資者正確的評估金融風險,提高投資者防范市場風險的能力。
(二)推行合理的政策措施擴大內需
特別是中國三大貿易伙伴——歐盟,美國和日本,由于國際市場的需求不足,需求下降。中國政府應采取更多的措施來擴大內需,這樣才能幫助中國國內企業擺脫困境。特別是擴大內需,使內需健康持續。內需擴張里面涉及政府、企業和居民三大行為主體的所有支出,購買和投資行為。除了推動國內資本市場,它不僅僅是花更多的錢和更多的開支。
參考文獻
[1]牟曉云.國際金融危機對中日韓三國經濟的影響及政府的對策效應研究,2011.
[2]石俊志著.金融危機生成機理與防范[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1.
[3](澳)羅伯特·希斯著,王成等譯.危機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張婷婷(1996-),女,沈陽工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學生;楊揚(1997-),女,沈陽工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學生;通訊作者:金環(1980-),女,沈陽工學院,副教授,企業管理專業碩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