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博群 金環
【摘要】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從發展和不斷地改革至今,相關的制度和模式已經初見成效,但是在某些細節上仍需要不斷地完善和強化。在風險管理方面,我國的商業銀行與金融體系成熟的國家相比還要差很大一段距離,無法滿足當今金融業的發展需求。因此我國需要把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提高銀行的管理能力和經營水平。
【關鍵詞】商業銀行 金融風險 風險管理
一、商業銀行概述
隨著金融業的發展,銀行的發展也越來越迅速,同時機遇和風險也隨之增多。因此,為了減少銀行的風險,理論界和銀行界進行了規劃,其關注的重點內容是對市場風險的分析與把握。隨著市場化的改革和商業銀行業務的拓展,銀行經營管理方面所暴露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傳統的管理機構已經不能有效的防范和減少市場風險所造成的經營損失,所以我們需要更加完善管理機構。
我國商業銀行的管理方面起步較晚,普通員工的管理意識較弱,對風險管理沒有引起重視,全面風險的管理理念還不夠到位,需要員工在初進銀行的時候就灌輸思想,使每一個人都謹記管理的重要性,從而提高銀行的總體管理水平。
二、商業銀行現存的風險管理問題
(一)金融監督管理機構不嚴謹
我國的金融管理機構關于管理方面的定位不夠明確,銀行受到的管理機構較多,不知該聽取哪個機構的管理較好,管理思路比較混亂,嚴重的影響了銀行的發展。在客戶利益和國家經濟發展之間,商業銀行就占據很重要的一部分。銀行的利益方面側重點不夠明確和金融監管部門不到位,都會使客戶質疑商業銀行的經營問題。多個監管部門對銀行進行監督會使商業銀行的發展思路比較混亂,使監管部門之間發生分歧,增加了商業銀行的任務,銀行的工作人員管理思路也跟隨著比較混亂,最終使銀行的管理建設緩慢和不完善。
(二)風險管理方法過于單一,信息系統滯后
國際金融業的風險管理方法很多,而且管理機制和管理工具都很完善,我們需要從中學習的內容還有很多。在風險管理日益突出的時代,我國的風險管理水平仍舊停留在不完美、不健全的階段,無論是管理系統發展的滯后,還是管理工具的欠缺,這都嚴重的阻礙了我國銀行風險管理水平的提高。
滯后的信息系統導致銀行收集信息滯后,資料更新信息的速度緩慢等等,無法實時掌握商業銀行相關的經營狀況和市場的變化都影響了我們的判斷。有效的數據和綜合研究與分類考察是我們分析風險的重要依據,如果無法準確的獲得將導致我們無法進行風險分析活動。
(三)缺乏良好的風險管理機構
良好的風險管理機構可以使我國商業銀行發展越來越好,使客戶對銀行越來越放心,客戶和銀行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可是如今的商業銀行缺少獨立的管理部門和指導方針,導致在管理的時候很難調動起來積極性,打擊了員工學習管理的積極性,阻礙了商業銀行的發展速度。目前為止,我國大多數銀行還沒有制度統一和規范良好的風險管理機構,而且也沒有專業人員管理和監督商業銀行,很容易使人趁虛而入,導致銀行發展速度緩慢。
三、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解決策略
(一)加強風險管理,提高風險監管水平
在風險侵襲商業銀行之前進行有效的規避措施,有效監管就是在風險來臨之前有預警的行為。現在的銀監會一般是在風險發生之后再進行監管和彌補,而我國真正需要的銀監會是在風險來臨之前可以進行有效的風險規避。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才是正確的有效管理手段,同時銀監會也要時刻監督商業銀行的規章條文和管理制定,時刻約束著日常活動,有效提高銀行的對抗風險的能力。
(二)改善風險管理環境
在控制風險管理時,環境的因素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內部環境可以使管理體系得到更好的控制。良好的管理環境就是需要有良好的控制模式、完整的控制體系、有效的管理模式。我國商業銀行一般把管理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建立管理體系,并控制內部的體系和研究;二是上行下效,嚴厲執行上級制定的管理制度并對下級進行監督;三是負責管理機構的內部,研究內部控制方案,及時了解內部的風險情況,并作出相應的對策。
四、總結
我國商業銀行由于歷史和現實原因,在風險管理方面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并且與國際銀行業的發展水平也還有很長一段距離。隨著金融業的不斷發展,我國商業銀行需要不斷的提升控制風險的能力,樹立全面的風險管理思想,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雪晴.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效率影響因素研究[D].2015.
[2]李芳艷.我國商業銀行風險評價研究[D].2014.
作者簡介:劉博群(1995-),女,沈陽工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學生;通訊作者:金環(1980-),女,遼寧人,沈陽工學院,副教授,企業管理專業碩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