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駟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銀行黨委堅決貫徹黨中央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部署,全面落實“兩個責任”,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查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深入糾正“四風”,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近五年查處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
2013年查處1起,處理1人。2014年查處4起,處理9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5人。2015年,查處28起,處理52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7人。2016年,查處45起,處理120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71人。2017年55起,處分、處理166人(黨政紀處分73人,組織處理93人)。從以上案例通報的數據可以看出,人民銀行系統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土壤還沒有完全鏟除,一些單位和領導干部頂風違紀的情況仍然存在,“四風”問題呈現新的動向。
二、“四風”問題的根源
“四風”問題作為頑瘴痼疾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并且在不斷隱形變異出新,但萬變不離其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看似新表現,實則老問題”,其根源值得我們深思和警惕。
(一)“總開關”擰得不夠緊實
通報案例中有使用地方財政撥款、考核獎違規給職工發放獎金、補貼,發放卡、發實物;違規配備使用公務用車的;違規公款吃喝;大辦婚喪喜慶;公款國內旅游;違規收送禮品禮金;提供或接受超標準接待;違規占有超面積住房;違規報銷費用、公款打高爾夫、接受私營企業宴請等癥狀多樣、頑固反復的“四風”問題,究其根源,就是世界觀發生了偏差、人生觀產生了迷失、價值觀滋生了錯位,“總開關”擰得不夠緊、理想信念有所“滑坡”而引發的亂象。
(二)紀律規矩意識不夠牢固
從2013年查處1起、處理1人;2014年查處4起、處分(處理)9人;2015年查處28起、處理52;2016年查處45起,處分(處理)120人;2017年查處55起,處分(處理)166人。可以看出,一方面人民銀行黨委查處問題的力度和決心在不斷加大。另一方面,自2013年以來,黨和國家以及上級行密集了頒布、出臺、印發一系列的全面從嚴黨的法律法令、制度規定、規范要求,在法制體系科學嚴密、反腐倡廉深入人心、打虎拍蠅前所未有的高壓常態下,違紀違規問題不降反升,說明部分領導干部的“底線、紅線、高壓線”的意識不夠牢固。
(三)主體責任履行不到位
僅以2017年通報為例:2017年通報55起、處分(處理)166人,其中縣支行36起、處分(處理)120人,分別占通報總數的65%、72%。因縣支行被查處追究上級行黨委落實主體責任不到位7起、處分(處理)12人。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縣支行是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重災區”,部分縣支行黨組和一把手履行主體責任不到位,管黨不力、治黨不嚴,是造成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走樣、“四風”問題得不到有效遏制的根源之一。
(四)同級監督機制不夠健全
2017年案例通報中,縣(市)區支行共有36起、處分(處理)120人,其中處分(處理)支行行領導104人、占處分(處理)總數的86%。在處分(處理)的104名行領導中,支行黨組書記、行長40人,支行黨組成員、副行長、紀檢組長64人。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同級監督成為一種擺設、黨內監督形同虛設,監督責任缺位、錯位、不到位是導致“四風”問題頂風違紀的原因之一。
三、整治“四風”問題的建議
“四風”問題由來已久、成因復雜,非一朝一夕之功就能徹底解決,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必須警鐘長鳴、綜合施策,久久為功,不斷把螺絲擰得更緊,打贏作風建設的攻堅戰、持久戰。
(一)抓深理論武裝,補足精神之“鈣”
立足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道德講堂、遠程培訓和個人自學等平臺,以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思想為首要政治任務,結合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的信念作為畢生的追求和堅守,不斷校正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個“總開關”,筑牢抵制歪風邪氣的思想根基,進一步提高“四自能力”,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二)抓實法紀教育,守住言行“底線”
把法紀教育列入經常性學習教育內容,特別是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在重要時節、人員調整、崗位變動等敏感節點要大講特講,綜合運用好開展實地警示教育、觀看警示音像資料、通報曝光、案例剖析等手段或平臺,大力營造“零容忍”懲治高壓態勢,教育和引導黨員干部把黨的六大紀律、人總行“正風肅紀十條禁令”作為自己的“生命線”,不心存僥幸和麻痹,面對紀律“紅線”和“高壓線”,不能碰的堅決不碰、不能踩的堅決不踩、不能越的堅決不越,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為所止,慎獨慎微慎初。
(三)抓住關鍵少數,形成“頭雁效應”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紀委十九屆二次全會強調轉作風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以上率下形成“頭雁效應”。支行黨組及其負責人是“關鍵少數”的“牛鼻子”,在轉作風中發揮著立桿見影的“關鍵作用”。首先,要強化抓好是本職、不抓是失職、抓不好是瀆職的主責觀,始終把責任擔當扛在肩上、記在心里、做在實處。其次,要堅持“四個親自”、強化“一崗雙責”,始終做到“四同”,層層傳導壓力,級級落實責任,切實管好種好自己的“責任田”。第三,嚴格執行黨內政治生活準則,落實好民主生活會、批評和自我批評、交心談話、述職述廉等制度,倒逼責任落實,形成“頭雁效應”。
(四)抓強同級監督,筑牢制度“籠子”
一是強化事中監督,擴大“三重一大”決策議事制度的參與主體,讓支行紀檢監察、會計、工會、辦公室等部門負責人參與決策議事全過程,實現源頭防控。二是強化事后監督,加強巡視巡察、內部審計、同級審計、交叉檢查的力度和頻度,深化巡察、審計、檢查結果運用,嘗試建立問題數據庫,增強分析、甄別和防范“四風”問題的預見性和有效性,及時消除或杜絕隱患。三是強化監督執紀,綜合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針對小苗頭、小動作及時“紅臉出汗”“咬耳扯袖”,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對造成一定影響的,該調整崗位的調整崗位,該免職的免職,該處分的處分,既追究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又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以嚴肅問責倒逼黨員干部轉變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