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艷麗
(河南中部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45)
隨著我國城鎮化規模的不斷擴大,無論是工業生產,還是日常生活,對于道路都有著越來越高的需求。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市政道路工程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市政道路建設不僅與民生民情息息相關,而且與城市經濟發展緊密相連,市政道路已經成為城市建設中的一道風景,其施工質量關系到各項活動的正常開展。因此,施工單位要不斷探討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的有效措施,從而保證市政道路質量,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不同種類的市政道路工程具有不同的施工工期、建設規模以及復雜程度,這些市政道路建設項目由于類型不一,需要使用不同的施工材料、設備及人員,所以大大增加了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在市政道路建設中,如果工程規模較小,則需要幾個月的工期,如果工程規模較大,則需要幾年的工期。在施工過程中,人員變動、材料變更、設備變化等各種不確定因素會以多種形式出現在不同的時間段,從而給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造成一定影響。
市政道路項目作為一個復雜龐大的工程,其地形特點變化多樣,施工范圍十分廣泛,因此有許多子工程項目存在于完整的市政道路工程項目中。這就需要在工程項目中持續推進交叉式施工作業,施工人員之間緊密配合,這種交叉作業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技術工藝要求,提高了道路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的難度。
大部分市政道路施工現場的地質條件較為復雜,場地流動性較高。隨著市政工程道路施工項目的不斷推進,施工技術和相關設備也逐漸發生著變化,施工區域需要不斷移動相關的設備。而施工場地存在的較大流動性就會導致各種安全隱患威脅著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影響著整體施工質量,給工程項目的管理工作帶來一定挑戰。與此同時,市政道路建設還涉及地下作業、地面作業以及空中作業,而市政地下管線和地面設施較多,空中的電纜相互交叉,這些環境因素給市政道路的施工增加一定的難度。
路基的強度與穩定性直接影響著道路的整體性能和使用壽命,在市政道路施工時,需要按照設計標準認真做好路基碾壓和橫坡處理工作。如果路基平整度不夠,會直接影響路基結構的承重能力,從而造成路面開裂或不均勻沉陷問題。在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堤填筑與管線溝槽回填作為重要施工部分,如果未按照設計要求回填溝槽,會給道路的后期運營埋下安全隱患。在城市道路的地下存在著各式各樣的管線,這些管線會對溝槽回填的密實度造成一定干擾,從而降低回填土的壓實度。另外,橋涵建設工程也是市政道路工程質量問題的高發地帶,例如橋涵通道與路基的銜接區域很容易出現下沉情況,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橋涵與路基施工所用材料不同,且壓實度存在一定差異,這就會導致路基逐漸沉降。另外出現路基沉降的原因還包括填料不合格、土方含水量大、未按規定分層夯實等,這都會降低路基的安全性。
市政道路工程中,路面需要鋪建雨水井、排水干管與檢查井等眾多輔助設施,如果井背具有較小的寬度,則很難實施回填夯實,無法保證壓實作業的施工質量。在施工過程中,由于監管疏忽或管理不嚴會出現各種質量問題,進而導致路面雨水井、檢查井與路面銜接區域出現塌陷問題,影響道路上行駛車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而且大幅增加了道路后續維修難度和養護費用。在施工過程中,縱橫裂縫也是破壞道路整體質量的常見問題,裂縫的出現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道路使用年頭較長,另一方面是地基承受能力降低。另外,路面在行車載荷反復作用下會形成凹槽車轍,影響道路使用性能。
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市政道路工程在促進城市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市政工程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經濟發展的快慢。為促進市政工程質量的提高,必須對整個工程進行監督和指導。加強質量管理,能夠及時發現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合理的措施盡快解決,能夠不斷優化施工體系,在節約成本的基礎上加快施工進度,促進市政工程質量的提高。
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設前,施工單位需要綜合考慮道路分流、居民通行等方面因素,避免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響。設計道路施工方案時,要盡可能減少路線的調整,合理布置沖突的管線,規范自身設計,對施工進度進行合理控制,綜合考量施工區域電力、水力、通信、熱力、燃氣等相關單位的施工情況,與上述單位進行及時溝通協調,確保交叉作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施工單位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并認真做好道路建設的監督檢查工作,確保施工方案科學,道路結構合理,使用性能良好。
在道路施工前,需要制定科學的質量驗收標準,對市政公路施工中所用的材料質量進行嚴格控制。施工單位在采購材料時需要規范采購過程,統一采購方式,對材料進行抽樣檢查。工作人員需要對施工中所用材料進行隨時抽檢,嚴格控制材料質量,防止不合格產品進入施工現場。
只有對質量管理體系不斷優化,才能夠增強質量管理的工作效率,使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走向標準化、合理化、科學化:一是切實加強工程質量意識,按照國家規定法律法規設定合理周密的質量管理工作制度,認真落實三級質量保障體系,即:企業自檢、社會監督、政府檢查,進一步提高道路施工質量管理水平。二是加強建立工作,按照施工流程對每個環節的細節和重點進行實時監控,切實提高施工質量意識。三是完善質量巡查體系,不定期前往施工現場進行巡查,針對查出的質量問題指派專人跟蹤整改,對于存在的嚴重安全問題責令停工整改,符合要求后方可繼續施工。
在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對道路施工質量有著直接影響。所以,在控制和管理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時,需要將提升施工人員綜合素質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為道路施工質量的提高打下堅實基礎。施工單位要不斷健全崗位責任制,有效改善勞動條件,從根本上提升員工的積極性;要加強施工人員崗前培訓,上崗前對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進行嚴格考核,必須實現持證上崗。如果短時間內施工人員無法提升自身技能,在加強員工崗位培訓的同時,還需要結合質量管控目標明確員工職責,提升安全意識,為市政道路順利施工創造有利條件。與此同時,施工單位還需要在道路建設期間不斷加強培訓,對工藝和技術進行更新,從而保證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的管理與控制。
在市政道路建設中,很多施工單位為了追趕工期,對施工進度過于重視,忽視了工程質量。當施工質量與經濟效益發生沖突時,很多人對施工質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從而無法保證工程整體質量。這就需要監理人員加強施工現場的檢查監督,對于不合格產品和不達標工程進行嚴格管控,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使施工速度逐漸提高。
在項目施工時,需要綜合考慮實際施工進度的情況下對質量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在施工全過程管理質量控制工作,特別針對重點部位及薄弱環節要不斷加強監督和管理,對潛在的質量問題早發現早處理,避免出現較大風險因素。另外管理人員要落實崗位責任制度,對具體職責按照崗位內容詳細劃分,對施工人員操作行為進行嚴格規范,最大程度地減少人為操作失誤,使工程項目建設質量得到有效保證。
市政道路工程一般具有較長的工期,期間會出現復雜的環境變化,各種因素帶來的問題都會使施工難度增大,對工程質量造成一定影響。施工單位需要建立健全應急措施以應對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比如檢測和堆放原材料、人們日常生活受到施工的影響、各種惡劣天氣變化等應急方案。綜合考慮好可能影響市政道路施工的因素,將應急措施準備好以應對施工過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問題,從而確保最短時間內解決市政道路工程質量問題,保證道路整體質量。
綜上所述,在市政工程道路施工中,質量管理作為關鍵環節,不僅影響著工程的成本投入和工期進度,而且影響著道路今后的維護成本和使用壽命。因此,施工單位要將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控制好,合理把握施工階段各要素,對每一個細節都從源頭抓起,避免市政道路施工對周圍環境造成的破壞,科學決策、精心設計、標準施工,促進我國城市基礎建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