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灼
(福建省建甌市芝華中學,福建建甌 353100)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有了較多的改進,并且在教學質量上有了較大的提升。但根據目前我國高中語文教學的改革現狀來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仍然存在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因此,我們應當根據當代學習方法的特征,也就是強調學習者的獨立性、主動性,設計出一套適合高中語文教學效率提升的有效策略。
想要提升高中語文的教學質量、效率,首先需要教師轉變當前的教學觀念,明確教與學這兩者的關系,認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將課堂還給學生[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首要任務應當是做好備課這項課前準備工作,將備課工作做到盡善盡美,這才是教師優化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教師應當明確自身在課堂中所扮演的角色——引導者。教師需要做好引導工作,將學生導入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并吸收這些知識。在傳統的應試教育中,教師扮演著灌輸知識的角色,錯誤地將自身變成了課堂中的主體,而不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體驗與心得。在轉變教學觀念后,教師應當做的就是給學生勾勒出一個知識框架,引導學生在這個知識框架之中填充色彩。對于課堂內容、教學目標等,教師要做到胸有成竹,不能只讓學生空背古詞古詩以及各個短語、成語的意思,強行塞給學生知識[2]。
培養學生素養包括多個方面,其中有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有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還有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等。筆者認為,在這眾多素養的培養之中,“自主能力”的培養是最重要的部分,只有學生擁有了自主能力,在學習中主動學習,主動吸收知識,主動預習復習,才能使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對于人類來說,探索與求知是本能的欲望,這是21世紀的生存理念,同時也是我們保持活力與創造行為的基礎。擁有了這種欲望,人類才能不斷發展、繁衍、進步,并始終在地球這顆星球的生命體中處于領先地位。而針對語文這門原本具備很強創造性的學科,教師更應當充分發揮學科優勢,使學生能通過本階段的學習鍛煉出開拓性的思維,學會從多種角度去看待事物,悉心觀察,主動思考,大膽創造,這才是符合21世紀生存概念的標準。被動學習與自主學習的效果區別就像兩個“de”,“的”代表一種靜態的學習方法,更偏向于被動吸收;而“地”則偏向于動態學習,也就是由學生主動學習語文,改進學習方法,前者是被動的學習任務,后者是主動地探索知識。
愉快教學并非要求教師與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嬉笑打鬧,而是要求教師與學生能通過高中語文課堂這個媒介,愉快地學習知識,愉快地成長。
首先,教師可以應用更多新型教學手段,例如多媒體技術、互動式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微課等,都是當下較為成功的教學手段。通過將這些教學手段應用到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參與性、學習積極性都會有顯著的提升。
其次,教師在傳授知識的方法上,可以有所改變,從以往枯燥乏味的傳授課本知識轉變成結合文章背景、作者生平來讓學生對課文內容、作者情感有進一步的把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當樹立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勇于創造。想要高中語文教學能更加偏向于愉快式教學,教師就不應當經常訓斥那些學習效率較差的學生,而是要一視同仁,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通過自身魅力的影響讓學生樂于在高中語文的學習中投注更多精力。
在高一語文必修二教材中有一篇課文是《孔雀東南飛》,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劉蘭芝、焦仲卿這兩位古人的堅貞愛情。在正式教學開始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回去預習這篇課文,熟練閱讀并翻譯。還可以鼓勵學生通過網絡搜尋與《孔雀東南飛》相關的歷史知識,或是主人公所處的時代背景。通過布置該項任務,學生可以提前了解這篇課文的相關知識,進而對這篇課文的學習產生興趣,有助于在下節課的教學中具有良好的表現。
在本節課正式開始后,為了導入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始之前,先播放一首符合此文意境的古風音樂,讓學生陷入本篇課文的意境之中,例如《高山流水》就是不錯的選擇。在聽音樂的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的座位上默讀課文,邊聽曲子,邊體會這篇課文中蘊含的意味。接下來,教師可以挑選幾位學生分別扮演不同角色朗誦這首詞中的各個部分,然后每閱讀一段,就翻譯一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翻譯的工作交給朗讀課文的學生,并在學生閱讀并翻譯完一個小的自然段之后,糾正其用詞不恰當或翻譯不準確的地方。《孔雀東南飛》這篇文言文內包含的詞、句等知識點較多,因此,耗費的課時也比較多,但是,利用這種讓學生閱讀并翻譯課文的教學方法,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來,提升課堂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能認真做好預習工作,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養成自主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由于《孔雀東南飛》這篇課文并不能在一節課內教授完畢,教師就需要繼續做好接下來幾節課的教案,并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在教案上做記錄,記下學生在生詞解釋、翻譯中存在的問題,并留案當作之后教學評價工作的參考內容。在第二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繼續沿用前一節課的教學方法,但這一次選擇的曲目,可以有所變換。根據課堂進度,教師可以選擇《梁祝》作為本節課的課前閱讀背景音樂。經過上一節課的學習,學生對《孔雀東南飛》這篇課文已經有了較多的了解。在本節課,教師可以加快教學速度。
在這篇文章正式講解完畢之后,教師可以利用剩余的課堂時間組織一次小型的“會議”,探討學生對于文言文中的兩位主人公劉蘭芝與焦仲卿的看法,并對一些精彩發言予以表揚。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布置作業,將學生分成小組,讓每個小組的學生分別扮演這篇課文中的不同角色,或用古文,或用現代文,在下節課開展一次“舞臺劇比賽”,并評選出其中最優秀的一組給予獎勵。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一方面使教學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加強了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參與性,做到了將課堂“還”給學生。
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文言文的學習是枯燥而乏味的。因此,針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就應當設計出更多有意思的教學情境,開展愉快式教學,提升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性,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到語文課堂中來。這才是優化高中語文教學的正確觀念與策略。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轉變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素養、開展愉快教學等策略來實現優化。這些優化策略不能僅僅依靠教師個人的努力,還需要學生能真正地參與到課堂中去,并從將語文學習當作沉重的學習任務轉變為愉快地學習語文知識,這樣才能使高中語文教學的效率、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創建出一個高效的高中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 張守文.優化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策略[J/OL].華夏教師,2017,(17):71.
[2] 佟圣利.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教學創新模式[J].文學教育,2017,(0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