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清江中學 趙麗云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包含學習興趣、探究能力、思維方式等眾多因素。隨著數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新的教學理念已經融入課堂,即注重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不斷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方式。所以,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推動下,我們要引導學生學會主動學習,不斷探索新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與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學生綜合素養的集中體現。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老師要倡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把握學習的主動權。課前預習要注重質量,了解新課的基礎知識,記住老師講解的解題思路,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學生上課不僅要專心致志地聽取重難點,更要摘錄老師補充的重點內容。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地理解教材,查閱資料,理解和記憶基本的概念體系,并將學到的新知識和以往的舊知識結合起來,邊理解邊分析,在復習的同時將復習成果記錄在摘抄本上,才可以對所學知識充分理解,運用自如。最重要的是,學生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動腦思考,找出問題的關鍵點并解決問題。只有磨煉意志,有了不服輸的毅力,才可以熟練地運用所學知識。老師發現有些學生在做作業時,經常會出現對知識點理解錯誤的現象,或者受到思維阻礙,出現遺漏解答,老師要進一步點撥,打通學生的思路,完善解題過程。學生在總結數學問題時,不僅不可以遺漏一個錯題,還要經常總結自己做錯的題目,找出錯誤原因,并反復加以強化練習,這樣才能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大量教學案例表明,判定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對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正確的學習方式具有不可或缺的奠基功效。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高中數學教學方法已經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策略,如情景教學法、生活化教學法等。教學中可以根據生活和數學之間的關系,結合實際問題開展數學教學。這樣可以降低知識的理解難度,還可以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主動學習數學的能力,從而在平時的學習中自然地將數學知識與自己的生活聯系起來。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多媒體情景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投影把抽象化數學知識轉變成具體形象化,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更直觀的體驗,加深記憶,提高教學質量,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例如,在教學“兩個平面垂直定理”時,老師可以提出問題:建造一座大樓,怎樣才能使墻面與地面垂直呢?學生便會聯想到建筑工人常常用一端系著鉛錘的細繩,讓其垂直地面,以繩子為參照物,觀察所砌的墻是否經過這條細繩。教師提問:為什么若墻面經過這條繩子,所砌的墻就與地面垂直呢?引導學生觀察教室門板與地面的位置關系,它們是否垂直?為什么轉動門扇,它還與地面保持垂直?這里面蘊含著怎樣的數學奧秘?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教學質量,給學生提供有效的自主探究空間。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同時,教師的行為舉止無不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積極的引領作用。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恰當的方法,契合學生的心理需求,一定會引發學生的心理共鳴,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
探究學習能力是體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標志,是核心素養的關鍵因素。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老師要讓學生自主探究,并根據教學內容創建合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氛圍和環境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引領學生準確地完成學習目標,進而讓學生把握學習數學知識的規律,增強對數學問題的認知程度。例如,在教學“雙曲線”這一內容時,教學的側重點在于雙曲線的定義和標準方程;教學難點是化簡雙曲線方程。課中,老師使用線和釘子,以釘子為中心點拉直線,繞成圓或者橢圓,以此提出圓和橢圓的基本概念,并帶領學生學習圓的特點和相關知識點,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去使用圓規畫出學習的圖形,學生們都積極地動手畫圖。隨后,老師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踐、分析、觀察、討論,總結雙曲線、橢圓與圓之間的關系。最后,讓學生根據三者不同的標準方程,分成小組合作討論,探索簡便方法。這種方法不僅使學生了解到了數學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
很多學生對數學學科感到晦澀難懂,主要是這些知識在納入學生的認知系統時顯得突兀,學生缺乏對這些知識的心理認同,我們教師要設置探究情境,讓學生感受到這些知識的來龍去脈,明了這些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知識。
福建師范大學教授余文森在《有效教學十講》中說:“教學要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總結反思,這是改變學習方式的關鍵點。反思是從多方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分析整理和深入思考。學生善于總結反思,可以加深對問題的理解程度,優化思維方法,探索問題規律。通過反思,還可以讓不同的知識點的聯系更緊密,促進知識的同化和遷移,提出新的發現。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課后積極反思的習慣,讓學生會學習、會反思。反思的方法有:(1)課前:整理學習計劃,如設定學習目標,收集題目的解法,總結思維方法,準備錯題集等。(2)課中:只有反思的聽課才不是被動膚淺的,聽課反思就是反思老師課上講解的內容,在學習中探索解題方法,抓住可以引起反思的問題并提出自己的看法。(3)課后:做題反思,解題時不能局限于一種解題思路,在方法正確的基礎上思考是否存在更好的解題方法,問題是否可以變式,還可以進一步思考問題題設是否充分完備、結論是否精準等。
數學學習尤其需要學生不斷總結反思,不斷優化學習方法和方式,在此過程中,他們才會不斷提高,數學學習能力也才會得以發展。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模式改革的背景下,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就必須立足核心素養的培養。獲取知識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特征。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不斷摒棄傳統的落后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新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才能切實豐富學生的核心素養。